道瓊斯易手<br>辦報困難 賣盤求存

道瓊斯易手
辦報困難 賣盤求存

梅鐸的新聞集團成功收購道瓊斯,是繼美國第二大報業集團KnightRidder和論壇報業集團(TribuneCo.)之後,一年內第三個報業集團賣盤。有分析指出,賣盤頻仍反映報業經營日漸困難,報紙難在大集團以外獨立生存。

財經資訊競爭白熱化

以道瓊斯為例,它們在80年代幾乎是做「獨市」生意,壟斷財經資訊,但彭博通訊社冒起,加上湯普森金融(ThomsonFinancial)收購路透社,令財經資訊競爭白熱化,道瓊斯利潤日漸縮減。而隨着互聯網出現,顧客可從網上更快取得資訊,道瓊斯影響力大不如前。
在科網股全盛時期,道瓊斯股價一度達77美元(600港元),其後大幅回落,在梅鐸提出收購前股價徘徊在每股40美元(312港元)以下。道瓊斯面對競爭壓力,惟有裁減人手和減低成本,甚至進行重組,但始終無法重振昔日霸氣。

互聯網搶走大量讀者

道瓊斯近年嘗試加強網上資訊業務,以彌補流失中的報紙廣告,不過一個網上全版廣告的收入,比傳統《華爾街日報》四分一版廣告還不如,暫未能為公司增加收入。
互聯網的崛起,越來越少讀者購買報紙,他們多在電腦前瀏覽各種資訊,令報紙銷量下跌。面對艱難經營環境,擁有《芝加哥論壇報》和《洛杉磯時報》等9份報章、23家電視台和芝加哥小熊棒球隊的論壇報業集團,今年4月被售予地產大亨澤爾(SamZell)。而McClatchy集團去年亦收購Knight-Ridder報系,道瓊斯最後也步他們後塵。
美聯社/《澳洲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