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碼頭「原區安置」,將來就是一頭購物大Mall和快線公路旁的怪胎,既不靠海,碼頭功能亦廢掉,齋有一堆從大嶼山政府空倉運回中環的石屎結構,是繼赤柱美利樓和摩士公園卜公頭碼兩隻都市怪雞以後,fusion得最醜陋的一級建築。清拆皇后的今天,就是用牛刀殺雞的正日,碼頭靈魂出竅,不存在重置的死而復生。政府不發死亡證,堅持碼頭翻生指日可待,可是,不必吹開雞屁股睇翼毛,大家都知道,重置後的,是超市的冰鮮貨,不能用它開壇作法還神與拜堂。
皇帝前腳一走,皇后碼頭和戲院亦陸續玩完。後人問皇后大道東上為何無皇宮,有關帝皇的一切殖民歷史,只能到檔案館去瞻仰遺容。國之重寶,是預先訂票在藝術館排一小時隊頂住前面觀眾嗅後尾枕多過睇真跡的那些。次一級的,也要纏着蛇餅的中段等運到擠在空調設計的展覽館,像白癡般怪叫「盈盈」「樂樂」到喉嚨發炎,才能一窺從卧龍持單程證來的國寶優才真貌五秒鐘。香港冇寶,執到的都是中國出口的愛國貨,自己友的土炮製作,抹得抹,剷得剷,拆到無譜。將來追思,政府必無悔意,區區五十年那些,呸,怎麼夠資格攀得上「清明上河圖」。香港回歸後太識做人,經常自行洗底,橫掃舊人舊物牛鬼蛇神,潔癖到有點得人驚的地步,甚至樂此不疲向中央表演「通櫃」絕活,要徹底清洗過去鴉片戰爭殘留在身體裏的殖民地餘毒。皇后毀了,特區政府以為把「後門」洗刷一新,迎向討好新主人,會比以前方便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