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知有關部門打算「應市民要求」,將曾灶財所餘無幾的「街頭遺產」加以「保育」,方法是用玻璃膠覆蓋住這些「見光唔死」的墨寶,加上圍欄和說明,向途人解釋這是「差館常客」九龍皇帝生前的傑作。雖然同是姓曾,這個皇帝絕對不同另一個姓曾的特首,後者不但未死,目前為止,也未見「奪權」意圖,毫無立國封帝的野心,是100%但求「做好呢份工」的乖仔,每天準時到下亞厘畢道辦公,請中央放心,不必考慮派解放軍入城鎮壓。
皇帝的遺產由食環署管轄,無人夠資格「爭產」。而皇后碼頭這堆石屎,政策發展局上台落台那幾個人事任命的官員,當正是自己的理財戶口,絲毫不動一分一元。就是說,皇后得跟隨皇上足跡,隨那艘曾經風光接客承載歷任港督不少腳毛叫做慕蓮號的遊艇,歸入歷史檔案館的2D檔案條碼中,除非有人翻閱,不得擅自曝光。皇后步天星後塵,遭推土機「殺頭」的殘酷時刻,賺得很少的同情的眼淚,主要原因,是皇后從來唔靚,市民經年累月遭廣告洗腦的結果,是憎人貧窮嫌人醜,貪戀空調大mall厭棄環頭環尾鹹味海風。皇后一走,蓋頂拔起的將會是兩百萬平方呎的商場建築,海濱風景由星巴克之類的連鎖食店雄霸,日出日落,皇后當年種種本土捍衞行動如風過扇背,熱過涼過,街頭重歸繞道上寶馬平治噴出來的死氣主宰。皇帝駕崩,文武官員隨即上演集體殺后的悲劇,今時不同往日,「以下犯上」唔使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