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傳媒大亨梅鐸(RupertMurdoch)將《華爾街日報》收歸旗下的夢想,終於大功告成。梅鐸旗下新聞集團(NewsCorp.)昨天(周三)宣佈,道瓊斯公司(DowJones)董事局正式接納他們以56億美元(約437億港元)收購的建議。道瓊斯大股東班克羅夫特(Bancroft)家族對獨立辦報的堅持,最終敵不過天價誘惑和經濟現實,把家族105年傳家之寶,拱手相讓。
新聞集團和道瓊斯昨日發表聯合聲明,指佔道瓊斯投票股權64%的班氏家族,已有逾半支持收購,佔投票權37%。新聞集團預期80%小股東支持收購,佔投票權23%,兩者相加達60%,令收購成定局。
《華爾街日報》終收歸旗下
梅鐸覬覦道瓊斯幾十年,除了因為《華爾街日報》是全美第二大暢銷報紙,對全球政經界有龐大影響力,還希望藉道瓊斯的聲譽和資源,協助新聞集團10月推出的霍士財經新聞頻道。他早在兩年多前已為收購鋪橋搭路,靜靜刺探道瓊斯營運情報,找華爾街猛人商量如何部署,又找中間人接觸班氏家族求變的成員,探聽虛實,部署完畢後,才在今年3月出招,結果一擊即中。
梅鐸這次收購的王牌,是每股60美元(468港元)的收購價,比收購案5月曝光時的道瓊斯股價有65%溢價。這個價錢令小股東趨之若鶩,也分化了班氏家族成員,同時亦杜絕「程咬金」冒現。反對收購的班氏家族成員,曾找兩大首富蓋茨和畢菲特,通用電氣等大公司另提收購建議,全都不能成事。
班氏家族和《華爾街日報》編採人員最初反對收購,認為讓辦小報起家的梅鐸入主,就會拉低報格,又要向新聞集團叩頭,失去報道獨立性。梅鐸曾對此笑言,「《華爾街日報》如要有第三頁女郎,我會確保她們都是工商管理碩士。」他認真回應的一着,是承諾會成立獨立委員會,審批該報高層任免。
這一招不足以令反收購的班氏家族成員信服,卻令有意賣盤的理直氣壯。班氏家族以擁有《華爾街日報》逾一世紀為榮,不過現在股權分散至約30人,老一輩堅持該報編採獨立,中生代有心求變,卻嘆未能插手公司事務,不少年輕一代則純粹求財。
437億天價打動反對者
在天價面前,班氏家族被逐個擊破,求財的固然急不及待贊成,取態模稜兩可的也逐一動搖。家族成員克勞福德.希爾(CrawfordHill)上周去信要求其他人支持收購,指他們過去沒有積極看管道瓊斯,「現在要為25年被動付出代價」。
在前天投票時,擁有8%票的考克斯(WilliamCoxJr.)突然間轉軚,支持賣盤。克勞福德.希爾的母親麥凱蕾(JaneCoxMacElree),手握15%票,一向反對賣盤的她,也突然辭去家族信託基金的職務,令基金投贊成票。到最後一刻,手持關鍵9%票的是丹佛一個家族信託基金,只求提高出價,梅鐸不肯,再威脅要取消收購,加上新聞集團承諾會承擔家族的3,000萬美元(2.34億港元)法律財務顧問費,他們就轉軚支持這宗437億港元的收購案。
至此連反對收購的家族成員亦舉手投降。身兼道瓊斯董事的萊斯莉.希爾(LeslieHill)辭職抗議,指「失去一個公信力和誠信無與倫比的獨立全球性新聞機構」,多多錢也抵償不了。另一成員切爾伯格(ElisabethGothChelberg)則期望道瓊斯再上一層樓:「它會有更多錢和全球曝光機會,是它應得卻未得的。」《華爾街日報》和道瓊斯的新紀元,是墮落還是得到提升,大家只能拭目以待。
路透社/美聯社/法新社/美國《華爾街日報》/英國《每日電訊報》
梅鐸收購道瓊斯公司事件簿
29/03/2007
梅鐸與道瓊斯公司行政總裁贊尼諾吃早餐,表示有意收購道瓊斯
17/04/2007
向道瓊斯公司董事局提出以50億美元收購該公司
01/05/2007
收購案消息外洩後,大股東班克羅夫特家族揚言會阻止收購案
31/05/2007
班克羅夫特家族同意跟梅鐸會面,並表明不排除和第三者洽商賣盤
04/06/2007
梅鐸與班克羅夫特家族成員首次面對面洽談
20/06/2007
道瓊斯董事局接手和梅鐸洽談賣盤事宜
21/06/2007
通用電氣和PearsonPLC放棄併購道瓊斯的初步階段談判
17/07/2007
道瓊斯董事局接受梅鐸的收購方案,董事霍爾茨布林克辭職以示抗議
31/07/2007
班克羅夫特家族成員和一個家族信託基金轉軚,贊成賣盤,令梅鐸終於取得道瓊斯的控制權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