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擺脫「銀行公用股」形象的恒生銀行(011),將與母公司滙豐銀行,進入全面獨立競爭的發展局面。消息說,為配合恒生高度自治、與滙豐相互比拼的企管概念,因滙豐亞太前行政總裁邵銘高離職,懸空至今的恒生董事長職位,將首次不會由滙豐管理層接掌,改為委任滙豐銀行一名非執行董事出任,但新任滙豐亞太總裁霍嘉治,仍將獲委為恒生董事;有關委任需待金管局最終審批決定。
【本報訊】據悉,出任恒生董事長呼聲較高的三名滙豐銀行非執董,包括利豐(494)董事總經理馮國綸、地鐵(066)主席錢果豐及鷹君集團(041)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羅嘉瑞,馮錢兩人亦兼任滙控(005)非執董。
霍嘉治將任恒生董事
恒生銀行發言人接受查詢時,引述該銀行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柯清輝日前業績會的回應,指有關人選仍待金管局批准,相信很快便公佈。恒生股價繼前日大升10%後,昨隨大市稍回吐,收120.7元,跌3.3元。
邵銘高6月中突然離職,滙豐6月底公佈由霍嘉治接任亞太區行政總裁,而邵氏原來擔任集團的其他職務,包括滙豐工商業務環球主管、馬來西亞滙豐銀行主席,已由霍氏接掌,惟獨恒生董事長一職,遲遲未見公布,故市場預期只待監管機構審批後,該職位亦會由霍氏接任。
不過消息說,雖然恒生董事長屬非執行性質,但作為行方最高統帥,極富象徵意義,同時亦對董事局及銀行管治方向,較一般董事更具影響力,既然母子兩行,日後將更獨立競爭,故從企業管治角度考慮,恒生董事長由一名與滙豐日常營運「保持距離」、但能夠代表滙豐的商界翹楚出任,更為合適,而作為恒生大股東的滙豐,仍會繼續委派管理層出任恒生董事,體現滙豐的控股地位。
彼此業務劃分漸清晰
恒生與滙豐業務架構,近年劃分已越趨清晰,該銀行昨日舉行特別股東大會,順利通過向母公司滙豐銀行購入其持有的50%恒生人壽權益的決議。
有「恒生三老」之稱的前董事長利國偉,自98年起改任恒生名譽董事長後,該行董事長職位便由滙豐高層出任,前滙豐亞太主席艾爾敦,98年1月出任該職,至05年4月退休,由滙豐亞太行政總裁邵銘高接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