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美國次按危機近月不斷困擾環球股市,但其對經濟和金融市場究竟會造成多大衝擊,至今仍難捉摸。隨着AmericanHomeMortgage出事,令人憂慮危機已開始擴散,投資者信心亦大受打擊。倘若大市跌勢持續,甚至威脅經濟,歐美央行可能效法美國聯邦儲備局前主席格林斯潘的果斷作風,突如其來地減息來挽救股市。
美國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普爾說,聯儲局正研究上周大跌市的影響,若通脹和就業市場受威脅,當局會採取對應措施。但他稱,近期大跌市可能是市場反應過敏,股市波動通常會自行穩定下來,例如美國長債孳息回落,已具有減息的作用,故聯儲局未必急於減息。他又表示,若聯儲局「過於積極地」回應市場,就會建立不良的先例,破壞金融市場穩定。
普爾說,若出現類似911恐怖襲擊事件,聯儲局應迅速作出回應,但上周的跌市一點也不像911事件。他稱,聯儲局最佳的做法是先了解近日跌市的背後原因,再採取行動;若有證據顯示通脹、就業市場或金融市場運作受威脅,當局就會在「適當時候」採取行動。
效法格老出奇招
記得在1998年美國大型對冲基金長期資本管理(LTCM)出事時,格林斯潘便不待議息日已果斷地一再減息,挽救經濟。
彭博資訊專欄作家馬修.林恩亦說,若全球主要股市在1個月內累積跌20%,聯儲局或會減息,歐洲央行和英倫銀行亦可能延遲加息,甚至會溫和地減息。
但有分析師說,利率高企不會打擊私募基金的業務;即使私募基金的收購活動減少,但由於大企業目前財政狀況普遍良好,故仍有能力併購同業,故全球併購活動不會顯著減少。部份分析員亦認為,一旦股市大崩圍,許多對冲基金經理會損手,但這對整體經濟影響有限,而央行的責任並非確保股市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