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亞太區強勁增長為滙控(005)中期業績帶來驚喜,集團主席葛霖表示,上半年香港及亞洲其他地區佔稅前盈利比重已接近五成(47.1%),當中包括特殊收益及北美比率下降等因素造成。他不肯預測下半年能否維持有關比率,但長遠目標,希望亞洲、中東及拉美等市場佔比可達五成,並持續錄得較成熟市場更快增長。
近年新興市場併購作價甚為昂貴,他指自然增長仍是對股東利益最佳的擴展途徑,惟不排除若在區內遇到像收購巴拿馬銀行的良機時,會作出行動。
礙於北美次級按揭問題未完全清除,證券界普遍未有因此調高滙控投資評級和目標價,滙控昨收報144.3元,大升3元或2.12%。高盛表示,亞太區增長將被北美業務影響所抵銷,加上集團亞太區近期高層變動,建議投資者應吸納主力經營亞洲區業務的銀行如渣打(2888)。美林更指出,若滙控過去15年只專注發展亞太區,將會成為區內市場領導者,現時股價應會有更好表現。不過,中銀國際認為,未來一年北美次按亦不會對集團構成重大影響,將其目標價由147元調高至155元,維持「與大市同步」評級。
集中發展印度中國市場
葛霖指出,美國次按問題及房屋市場雖未完全平穩,仍然脆弱,但亦未覺引發信貸緊縮或擴散至其他消費領域的迹象。截至6月底,滙豐融資次按拖欠比率為4.73%,他指難以預測下半年會否改善。
滙豐亞太主席鄭海泉接受外電訪問時說,將集中發展中印兩大新興市場,主要透過自然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