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說起黑色、像指甲般大小的「金絲貓」蜘蛛,相信會勾起不少港人的童年回憶。正當大家以為黑白相間的金絲貓已是上等貨,其實本港山澗河畔,還孕育了77個不同品種的金絲貓,有的色彩鮮艷,有的閃閃發亮,品種之多足可媲美歐洲一個國家。
名字由來難以考究
自然保育顧問詹肇泰於05至06年,在本港各處尋訪金絲貓,發現42個以往香港未有紀錄的品種(其中包括:優美金毛蛛、大蟻蛛、玉翠蛛、西邁塔蛛屬,見圖),令本港已知品種增至77個,佔全球5,500個品種的1.4%,其中六個更是中國新紀錄品種。他指出,金絲貓的名字由來難以考究,但學名為「跳蛛」,體積由三毫米至兩厘米,八隻眼睛分成三列排在頭部的前中後位置,故擁有360度視野。
金絲貓更懂得主動捕獵,例如其中一種纓孔蛛,就會敲打其他蜘蛛的網,令牠們誤以為有獵物而從藏身處走出來,於是成為纓孔蛛的大餐。
雖然近年鬥蜘蛛的人已大幅減少,但郊區發展和大量使用殺蟲劑等,也嚴重影響牠們的生態,最終影響人類。
金絲貓特點
學名:跳蛛
特點:
身長3毫米至2厘米
視覺最佳的無脊椎動物,擁有360度視覺
毋須結網而主動以不同策略捕獵,是最聰明的蜘蛛
最多品種的一科蜘蛛,全球共有約5,500個不同品種
資料來源:自然保育顧問詹肇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