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滬深股市連續8日的升浪,昨終於被次級按揭引發的新一輪全球信心危機打斷,出現單日轉向。雖然滬、深綜指及滬深300指數開市不久續創新高,但11時港股跌勢加劇,內地投資者見勢色不對,亦紛紛沽貨套利,該三指數午後開市更插水式下跌,跌幅全部近4%,滬綜指一度失守4300,僅以4300.56收市,跌170.47(3.81%)。
航運石油股全面下跌
滬深300指數一度逼近4500,最高報4496.25,升35.69(0.8%),滬綜指更升破4500,至4502.3才回頭,連相對落後的深綜指亦見過1301.8;最後滬深300指數收4290.48,跌170.09(3.81%),深綜指收1241.95,跌49.37(3.82%)。兩市A、B股總成交2645.79億元人民幣。
滙豐晉信基金管理公司投資經理閰冀認為,指數升得過快,在重展新升浪前有需要先行調整。
除了部份地產股外,大部份股份包括近日強勢的金融、水、電、煤、航空運輸以至石油、金屬等資源股全面下跌,跌幅超過9%的股票超過200隻。
內地基金經理看好後市
雖然滬深股市終於由獨行俠,變為跟隨大圍全球股市回落,但內地基金經理對A、B股前景仍然看好。據路透社的每月基金調查,8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中,7個認為未來3個月後,滬綜指將處於4400至5000點,只有一人認為會低於4000點;而金融和地產股仍是他們的熱衷投資行業。
雖然去年7月國資委公佈了《央企投資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但國資委發現,部份國企的投資活動仍出問題,如高負債超負擔地盲目擴大投資,違規使用銀行貸款炒股票及房地產,在不向其報告下進行非主業、境外及高風險投資等事項,故昨日發佈進一步規模通知,重申要求央企嚴格執行上述《辦法》,並須進行一次自查、改正及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