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孭鑊 拒下台<br>日本參議院改選 執政自民黨大敗

安倍孭鑊 拒下台
日本參議院改選 執政自民黨大敗

日本參議院昨天(周日)改選,執政自民黨慘敗,初步票站調查結果顯示,在改選的121個議席中,自民黨和執政聯盟的新公明黨合共未能取得逾半議席,是自民黨自1998年成立以來首次失去參院的控制權。參院選舉大敗,意味去年挾高民意上台的首相安倍晉三交出的首張選舉成績表不合格,即使他表明不辭職,他未來施政可能淪為跛腳鴨。安倍執意留任,敗選的黑鍋會由自民黨幹事長中川秀直揹上,他已向安倍辭職。

日本參議院共有242個議席,昨天改選一半即121個議席,自民黨和新公明黨要保住參院控制權,必須至少贏64席。根據選前分析,由於新公明黨可望保住原有的13個議席,自民黨只要贏得51個議席,即算勝選;若拿下45至50個議席,即使失去參院控制權,但仍可跟其他小黨派聯手;若所獲議席為40至44席,安倍面前會亮起「黃燈」,他施政會難度大增;若議席少於40席,則安倍下台壓力會很大。
改選結束後,選舉結果沒有奇迹出現,在整場競選中陷入苦戰的自民黨,如《讀賣新聞》所預測最多只能贏得40席那般,慘敗收場。根據日本放送協會(NHK)的票站調查顯示,自民黨只取得35席,而反對黨民主黨贏得59席,篤定成為參院最大政黨,贏得參院控制權。

「我有責任遵守那個承諾」

自民黨只贏得38席,連帶令身兼自民黨總裁的安倍勢危。今次是自民黨自1998年以來首次失去參院控制權,當年在橋本龍太郎領導下,自民黨贏得44席,直接令橋本鞠躬下台。而早於1989年參院改選中,自民黨只得38席,也直接促使當時的首相宇野宗佑辭職。即使是安倍出任幹事長時,自民黨於2004年在參院改選中只贏得49席,他也得引咎辭職。
但當自民黨承認大敗,安倍親身示範了甚麼是不下台才是勇氣。他接受NHK訪問時說會謙卑接受選舉結果,但表明不下台:「我當選首相時,我承諾會推動改革以建立一個新國家。所以我有責任遵守那個承諾。」他說自己會繼續推動教育改革和修改和平憲法,也會改組內閣,但不會提前舉行眾議院選舉。
安倍不下台,敗選責任由自民黨幹事長中川秀直承擔,他已向安倍辭職。安倍得可賴着不走、留任下去的一個關鍵原因,除了有中川替他揹黑鍋,還因為自民黨內部沒有一位重量級及為各方接受的接任人選。

「我要向安倍晉三說不」

即使不下台,安倍接下來的施政肯定有難度。安倍去年9月上台後,立即出訪中韓修補與兩國關係,令他的聲望一度高逾70%,但隨着他內閣三名閣員接連發生醜聞、政府遺失5,000萬份養老金紀錄等問題,他的聲望在選前已一度跌至28%的新低。雖然參院不如眾議院般握有實權,但選民已在票箱表達出對他的施政不滿。
在昨天由早上7時開始的投票期間,不難聽到選民不滿他的聲音。東京75歲工匠武土說:「我一向是自民黨支持者,但今次我會投民主黨。自民黨在很多立法工作霸王硬上弓,令我反感,我渴望求變。」60歲言語教師由谷直言:「我要向自民黨說不,要向安倍晉三說不。」選民不滿,反對黨民主黨又將控制參院,安倍未來施政可能淪為跛腳鴨,他的政府未來要通過法案或財政預算案勢必遭到阻撓,日本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將陷入政治困局。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共同社/日本《每日新聞》

施政空泛 閣員醜聞拖累

現年52歲的安倍晉三去年9月挾着日本最年輕首相的清新形象上台,人氣高企,可是在不足一年的時間裏,他由雲端墮進泥沼,分析歸咎他執政經驗不足,施政欠明確方向,外交內政樣樣都想沾手,結果反而毫無建樹。
安倍是日本首位戰後出生的首相,外祖父是赫赫有名的前首相岸信介,上台之初,選民都對他寄以厚望,他自己也高舉建造「美麗家園」的口號。

「安倍觸碰太多不同議題」

但他的口號太過空泛,不夠務實,也太過「貪多嚼不爛」。日本東北大學政治學教授牧說︰「安倍觸碰了太多不同的議題,由國家安全、教育到官僚改革。」到最後弄致無法向選民傳遞一個清晰訊息。
民望不斷下滑,安倍在內閣裏亦得不到應有的敬重。他進入會議室,閣員沒有按慣例起立恭迎,甚至他已經開口了,閣員還在竊竊私語。除了年輕、在元老級閣員面前不夠份量外,也因為他的前任是極高民望的小泉純一郎。
安倍在選用閣員方面更顯得低手。他的閣員不斷被揭發貪瀆醜聞,其中農林水產大臣松岡利勝更吊頸自殺。他的厚生相柳澤伯夫將婦女比作「生仔機器」、外務大臣久間章生說美軍1945年向日本投原子彈有理等。他新委任的農林水產大臣赤城德彥最近更疑與人打架,頭纏繃帶出席內閣會議,貽笑大方。
法新社/路透社/美聯社

不少名人參加今次日本參院改選,包括秘魯前總統藤森(左)和二次大戰甲級戰犯東條英機的孫女東條由布子(右),不過二人勝算不高。目前仍被軟禁於智利的藤森,以國民新黨的比例代表候選人身分出選,票站調查顯示他得票率僅5.4%。東條由布子則以獨立候選人參選,票站調查顯示她得票率僅0.8%。
日本NHK網站

民主黨氣勢如虹,副黨魁菅直人(左)眉開眼笑地為黨內當選議員名字旁邊貼上花球。 路透社

選民在票站揀選心水候選人。 路透社

一名女選民在東京一個票站投票。有選民表明投給民主黨,以選票懲罰安倍政府。 互聯網

東京一名選民投票前細心核對候選人名單。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