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時今日,人活着離不了網絡。網上世界自由自主無遠弗屆,消息傳揚快捷。水可載舟也可覆舟,輿論民意自行製造,中傷誹謗找不出源頭,人人都潛水隱形,不必負責任,以訛傳訛,很難更正,不了了之,一直錯下去。網不可盡信。
信手拈來一個例子。近日有篇稿,提及西門慶與王婆子吃茶,問她:「間壁賣的是什麼?」印象中有幾樣,要查,手邊沒《金瓶梅》,便上網找。
王婆道:「他家賣的拖煎河漏子、亁巴子肉翻包着菜肉扁食餃、窩窩蛤蜊麵、熱燙溫和大辣酥。」
但網上找到全是「拖蒸阿滿子」,「蒸」或「煎」尚兩可,但「阿滿子」是什麼?不通呀。我記得在北方吃過「漏魚」,也稱「漏子」,是壓漏出來的細粉條。所以「阿」是「河」之誤,「滿」是「漏」之誤。但全部是誤。
如果有人要「做一點什麼」,這已是個邪惡的工具。當駕馭不了網絡,便成了它的奴隸。沒辦法?
誰叫它方便?
方便,是一種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