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次級按揭貸款問題終於在上周觸發一場環球資金流向的震盪,道指於上周四及周五共挫520點,恒指於周五單日失掉641點,即2.7%,由於過去多個月港股均持續創新高,對於上周五的急跌,似乎有點不習慣。
港股於6月中由21000點上升至23500點的速度頗急,環球股市下跌,港股亦難倖免,恒指由高位調整1000點是基本要有的心理準備,而主要股票市場上升是因為利率低企、日圓套息交易為股票市場添動力,加上私募基金的併購活動為市場增添氣氛,相反,日圓拆倉活動及憂慮息口上升,導致資金流出股票市場,自然亦為股市構成壓力及影響投資氣氛。
同樣地,近月內地股市受宏調因素困擾而下跌,但港股卻受惠於「排洪」政策而與內地股市背馳,如今內地A、B股因為宏調壓力暫時紓緩而轉向上升,港股卻受外圍股市下跌拖累而與內地股市背馳(內地上升而港股報跌),也屬正常。
不過,這並不表示筆者對後市看淡,資金流向難免對港股短期造成壓力,加上恒指在23500點高位亦誘發獲利回吐,而股神畢菲特在這個敏感時刻減持中石油(857),即使只是正常的套利行動,也為短期市況增添陰影,尤其對中石油股價的壓力更大。該股份亦是H股指數的重磅股,H指更受此一額外因素影響。但從近期推動港股上升的基本因素來看,暫未出現新改變,因此,投資者亦不必過份恐慌。
其中最主要的基本因素是公司業績,以目前預期2007年公司盈利而言,恒指於23500點的預期PE不足18倍,在估值上仍屬合理,但至目前為止,恒指成份股盈利預測並未被調低,換言之,港股估值合理的基本因素亦未有改變,現階段大家宜留意於明天開始的業績公佈周期,若主要的公司盈利符合預期或優於預期,港股上升方向不變。
但隨着這個業績公佈高峯期來臨,大市走勢將較前波動,個別公司業績好壞對其本身股價影響尤大,因此,在這個業績市期間,個別股份表現將頗為參差。
另一未有改變的因素是內地QDII資金,銀行、基金、證券及保險機構的QDII已全部落實,資金會陸續到港,這個內地資金因素對港股後市是另一支持。
中化5元止蝕
由於上周港股是近期首次出現較明顯的調整,因此,投資者向筆者的提問均環繞着「買貨、撈底」的問題,但筆者認為,現階段是「跟進」股份較「推介」股份更重要,尤其是對於跟隨筆者建議的投資者而言,這是更切身的問題。筆者一直推介的保險、基建股大可安心持有。建設銀行(939)、招商銀行(3968)仍宜耐心持有,近日走勢相當飄忽的中化化肥(297)或令筆者的捧場客有點失望,但當未來投入生產化肥產品後,收益進一步鞏固,中長線投資價值仍高,可繼續持有,考慮近日市況調整,筆者亦將止蝕位調低至5元,若抱短線投資,可候反彈至5.5元計數。東亞銀行(023)股價下跌與基本因素關係不大,但宜留意周四公佈業績,若盈利不達預期,可考慮先行離場。
熊麗萍 滙業財經集團證券部主管
作者熊麗萍為證監會持牌人士,作者目前持有招商銀行(3968)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