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遺產 - 陳也

皇帝的遺產 - 陳也

曾灶財過世,享年八十六,報章幾乎通通以「駕崩」為標題。
港聞很少這樣「明玩」,這次破例,等於認同「九龍皇帝」,當「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無到。曾蔭權可以當他的連任特首五年,曾灶財卻是生生世世都是香港人的九龍皇帝。曾家皇朝幾經風雨,「在位」半個世紀,從來不曾遭兩個「李家」打垮。鬥家財,曾灶財不名一文,用他笑騎騎自嘲式招牌崩牙腔講,就是「仙都唔仙下」,跟「李家皇朝」無產可爭。不過曾公墨寶遍佈港九,有豪宅與無豪宅、屏風樓抑或舊唐樓的地段,都見皇帝真跡。筆調始終五十年不變,行文不必勞煩中央釋法,一字一句,牛頭角順嫂都明解。這樣「宣示主權」,並無抄襲「中英聯合聲明」,全文以母語書寫,單打獨鬥,為皇權奮不顧身。這份堅持,換回來食環署的白眼,甚至鬧上差館法庭。這個「秀才」皇帝遇着官,輕易甩身,爾後又再上街,打游擊突襲寰頭寰尾的電燈柱和天橋躉。久而久之,墨寶漸成城市風景,是最地道頂癮、神出鬼沒的香港地標。地標還化身土製潮Tee和環保購物袋,讓市民擁躉隨時隨地「皇帝上身」,萬歲萬歲萬萬歲。
曾灶財無懼嚴打,風雨不改上街,是街頭行動藝術lowculture的始祖,筆跡應當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跟開平碉樓一樣,受高度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