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第2季GDP(初值)錄得3.4%增長,比市場預期的3.2%為佳,更加遠勝第1季的0.6%。不過,大家可別以為美GDP增長連續下降5季後大幅反彈,代表經濟從此興隆。
須知道魔鬼在細節中──第2季增長有賴商業建築項目(包括工廠、貨倉及商業樓宇)錄得上升22%,是13年來最大增幅,如此便抵銷了9.3%住宅方面的跌幅。另外,受惠於美元滙價持續走弱,第2季貿赤從第1季的(按年)6121億(美元.下同)大幅收窄至5779億,亦為GDP帶來不少貢獻。然而,佔GDP約70%的個人及家庭消費開支卻由第1季的增長3.7%下跌至1.3%,是自05年第4季以來錄得最細的升幅。
這又何奇之有?6月份零售銷售不是出現近兩年來最大單月跌幅的0.9%麼?從上述數字已可反映經濟是否全面發展,以及有沒有存在隱憂了吧?
「超理想」的GDP增長數據,有為美股帶來支持嗎?答案是:「沒有!」道指上周五再多跌208點,標普500更錄得02年9月以來單星期最大跌幅,與以科技為主的納指分別下挫23點及27點不等。弱勢如斯,原因不外乎次揭風暴已蔓延至影響投資者信心所致。
債務抵押債券(CDO)無人問津,銀行又閂水喉,正如本欄日前所指,這甚麼槓桿收購或併購(M&A)活動可以休矣!如此單料銅煲──靠滾(靠併購)的股市,又何來藉口炒上?美股短短幾日已跌去不少,後市還會否繼續跌?
當然,不然又怎將資金趕入(聯邦)債市,令孳息回落,從而挽救數以百萬或棄屋潛逃的屋主,那麼,將會跌幾多和跌到幾時?
Goodquestions,股市大把水位,跌10%亦不為過吧!至於時間,10月是浮按續期高峰,不無啓示。
上述分析只是「斷估」,如有誤差,千祈要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