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港人為退休生活鋪路的意識提高了不少,要計算退休準備金,需要知道幾個基本因素,包括退休年期、預期壽命,和每月的生活開支。
假如壽數比預期長,意味着你需要更大筆退休費用,根據政府統計處05年度內的公佈資料,現時香港男女平均年齡接近甚至超過80歲,如果你預計自己只活到70歲,退休開支便會超出預算,如何是好?
現代醫學昌明、科技進步,加上養生有道,要得享天年並不困難,假如家族有長壽歷史,你比其他人有更大機會面對這福氣帶來的難題──準備的積蓄追不上你的壽數。
長壽加重養老所需
根據政府統計數字,08年年屆65歲的單身男性,有24%機會達到90歲,比10年前同齡單身男性達90歲的機會率,高出5%。簡單來說,未來人們長壽的機會越來越高,意味你需要準備更多積蓄養老。
理論上,延遲退休可以解決養老金不足的問題;不過,基於現代人越來越遲進入職場,以前我們父母那一代,通常讀完中學,甚至中三或小學便出來工作,在職時間由16、17歲至逾60歲。
教育縮短搵銀年期
再者,以前根本沒有退休概念,只會一直到做到無得做,才會被動地退下來。上幾輩人一般都有大約50年在職生涯,賺取當時及其後十多年的「退休」生活開支。
不過,我們這一代在職場時間比以前短,原因是觀念改變,要多讀書、早退休,這令我們能創造財富的時間大大地縮短了,但退休後所需有增無減,所以必須要賺更多。到我們的下一代,這趨勢將會更明顯。
市場上有一種提供終身入息保證,同時兼顧財富增值的保險產品,一方面每月供應退休收入,直至百年歸老,這是「年金」的概念;另一方面,透過適當投資為個人財富增值。參考美國例子,退休投資計劃在當地擁有超過15年以上歷史,隨着市場需求越來越成熟,相信這類產品會在香港越趨普及。
AXA香港市務部總監傅鄺囗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