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朋友特別不愛葱,吃碗粥吃碗麵,也喊「走青!」又不是修道之士,學佛五戒,何以受不了葱的香辣?因我愛葱,也愛薑……一切調味香菜,覺得很可惜。
也有朋友道:
「葱是香,但不能太多,喧賓奪主。只給我那『味道』就行了。」
真挑剔。
令我想起一個點心師傅的故事。
這位巧手的點心師傅是女的,也是「逼出來」的。
明末,有名士李攀龍,在嘉靖年間中過進士。會吃,嘴尖。
他吃包子時,有個奇特要求:
「須有葱的香味,但又不能見到葱。」
不吃算了。誰肯侍候?除了他的愛妾蔡姬,才做得出來。
做餡兒時,不把葱切末放入。只揑好一個個包子後,在上面留一小孔,將葱段插入小孔內,再放進蒸籠蒸。等包子蒸好了,迅速抽走葱段,以熟麵填塞小孔,若無其事上桌。完全符合男人的心意。
葱香包子費功夫。若非愛他,誰願?若非妾,誰花這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