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Preiss筆記:華爾街大行有難 - Michael Preiss

MichaelPreiss筆記:華爾街大行有難 - Michael Preiss

美國的次按風暴,會否嚴重打擊美國甚至其他國家的銀行和證券行?這是個1萬億美元的問題,關係到你我的投資和身家,雖然很多人寫過和談過這個問題,我們還應自己細心思考。
各位不要忘記,很多分析員和經濟師都是受薪的,他們的職責就是唱好,「隱惡揚善」也就理所當然。還記得7年前,科網泡沫爆破,科網股被拋售,身為沽家的某些美資大行,卻發出「仍然看好」的分析報告。我們聽分析看報告時,能不細心思考乎?
高盛可能是華爾街最受尊崇的投資銀行,亦有人說它是華爾街最大的對冲基金。以執筆時股價計,高盛股價已自6月中高位233美元下挫達17%,主因是其公司坐盤(proprietarytrading)收益下跌24%,以及市場仍在盤算次按對其影響有多大。
首季業績可能算是不錯了,因為現在的形勢看來更為不妙。首先,就在財政年度次季結束時,美債和日債孳息均被扯高,大行除了在次按相關業務和交易中有所損失外,還很有可能在坐盤炒賣定息工具、衍生工具時輸錢,而且孳息扯高亦不利私募基金/槓桿收購業務。
其二是孳息曲線變得傾斜。若是央行減短息而長息不變,令到孳息曲線變得傾斜,那是好事。可是現在的情況是央行沒有減息,只是市場推高長息(在兩年至10年期國債中可以清楚見到),這種孳息曲線傾斜卻是壞事。

高盛有機見30美元

長債孳息抽升,坐盤持有債券的難免損手,玩槓桿炒賣的對冲基金亦會受傷(從它們的買賣中華爾街每年賺取的佣金多達500億美元)。樓市則被踢多一腳,賣樓更難,斷供者會更多,這意味新做的按揭擔保證券會大減,而且這類證券的風險同時大增。
其三是投資者對高盛這種大行,由尊崇產生了不切實際的期望。不錯,大行或有全球最出色的人才,但在金融市場玩槓桿投機總有上落,跟玩擲骰遊戲差不多,可是在資產泡沫期,沒有人再記得這點。為大行坐盤的交易員,可以在國際市場贏許多錢,亦可以輸大錢,在現時的波動市況,更是如是。既然如此,何以高盛的P/B仍值2.7倍那麼高(另一家投資銀行貝爾斯登只是1.6倍)?魅力和江湖地位,應該抵償不了每股盈利和股本回報率的倒退。我估計,若債價續跌孳息再升,倫敦的對冲基金、亞洲的央行和中東的油元拋售美債,高盛股價跌到30美元也不出奇。
其四是環球股市04年開展大升浪,是因為全球3大央行政策利好,利率持續下降,令到信貸息差降至歷來低位。然而隨着債市波動,信貸息差只有回升一途。美國10年期國庫債券孳息早前升至5.25厘,這意味美股的17倍PE今夏還需下調,如果通脹數據不好,迫使聯儲局加息,情況只會更壞。
其五是華爾街大行PE看似不高,但各位不要被誤導。這些大行所做的生意都是周期性的,現在,周期性的計時炸彈已埋在盈利之下。去年至今,高盛、美林、雷曼兄弟和摩根士丹利都是股市明星,但國際長息齊升,對大行的收入和盈利增長都會構成重大影響。
大行自己坐盤可能是最致命的,對冲基金長期資本管理(LTCM)出事,已證明天才也可以失敗。資本市場的鐘擺已由貪婪擺向恐懼,大家還應小心。 
(本欄隔周逢星期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