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頗受駕車人士歡迎的汽車「超白光燈」(HighIndensityDischarge)裝置,昨晚在葵涌荔景山路「製造」了一宗嚴重車禍。一輛電單車和一輛私家車,報稱受一輛對頭車的刺眼白燈干擾,先後輾過一名推車仔執紙皮的婦人。慘遭兩車輾過的婦人幾乎全身骨折,延救至今晨性命垂危。至於間接肇禍的「白燈」私家車則在意外中絕塵而去。 記者:麥超億
車禍現場位於荔景山路落斜近荔景邨停車場出入口,警方消息稱,昨晚7時30分,一輛「綿羊仔」電單車沿上址落斜時,撞倒一名推着手推車的利姓婦人(60歲),婦遭電單車車輪輾過後翻滾至鄰線,再被另一輛落斜的私家車輾過,並夾在車底被拖行40呎,手腳骨折,頭部重創。
婦人送院情況危殆
警員及消防員接報到場,10分鐘後將夾在車底的婦人救出送院,但延救至今晨零時仍然情況危殆。警員在事主身上找到一張殘舊不堪的身份證。
意外中先後駕車撞倒及輾過婦人的電單車司機和私家車司機,事後異口同聲向警員表示,事發時一輛私家車正由對面行車線上斜,該車車頭裝有俗稱「HID」(HighIndensityDischarge)的超白光燈,兩人因受刺眼白光干擾,無法看清路面情況,結果將老婦撞倒及輾過。
姓郭(30歲)的電單車司機事後向記者說:「對頭車嘅白燈好燦眼,完全睇唔到前面嘅路。」他表示,他駕車撞倒婦人後,連人帶車翻倒在路邊,當他從地上爬起來時,已目睹一輛本田極品房車從身邊駛過,並輾過倒在地上的婦人,且將傷者拖行了40呎。
至於姓林(53歲)的私家車司機亦向警員稱,當時受到對面行車線一股強烈的白光干擾,看不清路面情況,只見到車頭有一個黑影,並將黑影輾過。
林表示,當時剛經過荔景邨停車場出入口,他將車駛過出入口停在路邊,然後下車查看,見到一名婦人被夾在車底,於是報警。
意外現場事後留下傷者的血迹和一部手推車,手推車上滿載紙皮,警員及拖車公司職員將手推車移開,將肇事電單車和私家車拖走檢驗。
過路男子遭車撞斃
此外,一名姓陳(32歲)男子,昨晚10時許在屯門公路近虹橋酒樓對開橫過馬路,結果被兩輛私家車連環撞倒,重傷倒地昏迷,送院不治,其中一輛肇事七人車不顧而去。
一個小時後,警方在屯門新墟街市尋回涉案車輛,女司機不斷哭泣及表現驚慌。
注意安全
汽車裝白光燈成趨勢
對於昨晚葵涌荔景山路發生的交通意外,以及現時越來越多車輛改裝「HID」車頭燈。香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副主席蒙海強呼籲駕車人士,車頭燈並非越光越可靠,而且任何人都有責任顧及馬路上其他人的安全。
蒙海強說,車輛安裝白光燈近年已成為一種趨勢,其中一類普遍使用的「HID」白光燈屬原廠組件,符合國際準則,即一般所說的燈光不可干擾八米外,一米高的位置,即不會對其他車輛駕駛者造成干擾或不便。
他指出,另一種白光燈是屬於改裝類型,大多數不符合標準,如光度、角度等都有偏差,不但對其他車輛造成滋擾,還會出現洩電短路等危險情況。
有車行負責人向記者說,目前市面改裝的白光燈,幾乎全部不合標準,「其實如果裝咗呢啲白光燈,連驗車呢一關都過唔到」他說。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