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資4億港元興建的廸欣湖水上活動中心不僅供遊人玩水上活動,廸欣湖更負責儲起雨水,為香港廸士尼樂園花草樹木提供6成灌溉用水;加上全港首創「天氣主導高智能電腦灌溉系統」,樂園灌溉用水量足較普通系統慳7成。
香港廸士尼樂園園藝服務經理鄭松泰表示,由樂園興建至今,雨水均從廸欣湖東面及西面山林經引水道收集於湖內,樂園六成灌溉用水來自廸欣湖,其餘的四成則向水務署買入,「每年5至9月,樂園都唔使同水務署買水,因為啲雨水供應量已經非常足夠!」其餘7個月才需向水務署買水。
樂園設小型天文台
用雨水灌溉尚未足以達致慳水目標,樂園首創的天氣主導高智能電腦灌溉系統才是關鍵。鄭稱,樂園內有一個小型天文台,偵測風速、溫度、日照及相對濕度等天氣資料,計算出每日植物及泥土中水份蒸發量,從而決定灌溉用水量,「譬如偵測到嗰日嘅水份蒸發量係10毫米,但降雨量有成20毫米時,佢就唔會灑水」。
他又表示,系統會於每日下午5時分析數據,到了晚上11時運作,進行灌溉,假若11時前後突然降雨,系統也能夠立刻分析數據,即時停止灑水工作。由於樂園內不同地區的植物及生長情況有別,灌溉用水量也有所不同,系統會不時調整,「小植物少食多餐,淋密啲;但大植物就淋多啲!」
鄭說,「嗰系統夜晚灑水,會減低蒸發,令植物充份吸收。出面有啲系統即使遇着大雨都照運作!」香港大學地理學系講座教授詹志勇指,灑水系統在下雨時仍然運作,對植物的影響可大可小,「有啲植物淋得太多水,生得唔靚!」他又鼓勵使用電腦灑水系統,「雖然個成本高好多,但係長遠慳番好多水。」
記者 黃嘉寶
逢周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