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罵』為奧運會敲響警鐘?」在北京,球迷在球場上以「儍B」怒罵球證或對方球隊被稱為「京罵」。北京警方昨日公佈將一名在網上鼓動球迷參與京罵的球迷,以「擾亂大型群眾性活動秩序」罪名,拘留7天,並責令一年內禁足比賽球場,另有5人將被警告及罰款。有網民認為,當局此舉是避免「京罵」響徹北京奧運會場而殺雞儆猴。
據新華社昨日報道,北京市公安局在7月25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定,以「擾亂大型群眾性活動秩序」,給予郝某行政拘留7天的處罰,同時責令其12個月內不得進入體育場館觀看足球比賽。另外5名涉案人員,則分別處以罰款、警告等治安處罰和批評教育。北京市公安局又強調,將依法加大對擾亂賽場秩序行為的查處力度,違法人員將記錄在案。
組成聯盟每場比賽必到
據稱,被查處的郝某等人多是中超北京國安隊的忠實球迷。他們組成「首都JM(京罵)聯盟」,將京罵稱為「老北京獨特的文化底蘊」,然後在網上召集所謂志同道合的球迷網友,到球場以不文明方式觀看比賽。聯盟現有註冊會員數十人。聯盟呼籲球迷「每場比賽必到,服從組織者的指揮」。
報道指,20歲的無業青年郝某等6人是這一組織的主要成員。他們自今年3月份以來,每次國安隊比賽前先在網上發出通知,告知比賽時間和集合地點,並在看台上揮舞印有「首都JM聯盟」字樣的旗幟,帶頭辱罵裁判員、運動員,嚴重擾亂賽場秩序。
京罵被斥「文化軟暴力」
而在內地,許多人將「他媽的」列為「國罵」,而北京近年特別流行的京罵用語是「儍B」,在北京工人體育館看足球,成千上萬球迷有節奏地齊聲高呼「儍B」,已經是他們對外來球隊的必備節目。
在去年的多哈亞運會上,京罵更衝出國門,在羽毛球男團準決賽中國與印尼隊比賽的當晚,因中國球迷不滿裁判出現誤判,中國觀眾竟高喊「裁判儍B」。此後,「國罵或京罵會否出現北京奧運會場?」在內地引起廣泛爭議。有人抨擊京罵等是「文化軟暴力」,是「低級謾罵語言」;但亦有網民則稱,一句京罵或國罵,會令球迷更起勁。雖然,觀賽時應盡量少罵,但不可能不罵。
本報記者
球賽京罵鬧人事件簿
27/05/2007
中超足球聯賽,北京國安對陝西中新滻霸,國安球迷不滿比賽和局收場,在球賽後,留在球場,用京式粗口罵近20分鐘。
29/04/2007
中超足球聯賽,北京國安對遼寧葫蘆島隊,比賽沒開始,球迷已發出震耳的京罵聲;比賽進行期間,京罵聲四起。
04/12/2006
多哈亞運羽毛球男子團體準決賽由中國對印尼,中國球迷不滿裁判多次誤判,群起用京式粗口謾罵球證,印尼球迷報以噓聲反擊。
14/06/2001
北京國安足球隊對天津泰達足球隊,國安球迷質疑球證偏幫泰達,「裁判,儍B」的叫罵聲,在看台此起彼伏。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話你知:「京罵」源於胡同
香港球迷睇波時,睇到肉緊時會情不自禁地爆出一句粗口,北京的球迷自然亦不例外,衝口而出著名的「京罵」──「儍B」或「牛B」。當中以去年多哈亞運會,男子團體羽毛球準決賽中國對印尼的賽事上,中國球迷不滿裁判多次誤判,高喊「裁判儍B」,令人印象深刻。「京罵」源於1990年代北京胡同中流氓打架時所使用的粗語,後來漸漸成為北京各大體育賽事,尤其是足球賽上球迷的慣語,有別於「國罵」的「他媽的」。北京警方為此,更於去年規定球迷,如果京罵起哄,輕則警告、罰款,重則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