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對於柴灣「沙甸魚家庭」一家九口同住220平方呎斗室,香港家庭及事業發展服務訓練總監司徒漢明表示,「咁多人住喺咁細嘅單位,好容易成為貧窮家庭發生悲劇嘅隱性炸彈。」他希望政府除了現時在新移民來港後提供協助適應生活外,亦可以與內地部門加強協調,派員往內地為將來港人士進行教育工作,令他們事先了解香港環境。
調查3萬兒童正捱窮
司徒漢明又稱,不排除有港人在未有完善計劃下,為了增加家庭成員人數,以符合條件領取更多綜援金額,不理後果申請內地配偶及子女來港團聚,他認為這些市民的想法實屬不智,「佢哋都冇諗過自己嘅經濟能力、住屋,同小童嘅教育問題,咁好易會引發家庭悲劇。」一旦親人來港後,無法適應經濟、生活及居住環境,夫婦或子女之間容易產生磨擦及家庭暴力等不愉快事件,嚴重者更可能發生家庭慘劇。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及明愛向晴軒督導主任郭志英補充稱,新移民來港後若遇困難,可向社署及社工尋求協助。較早前有社區組織發表調查,指本港仍有逾3萬名貧困家庭兒童居住在環境擠迫惡劣的板間房或天台屋,嚴重影響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
新移民求助電話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27139165
新移民服務協會::24060070
明愛向晴熱線:18288
社會福利署:23432255
柴灣綜合家庭服務中心:35204253
資料來源:上述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