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回歸十周年前夕中央「送禮」,在QDII引發資金流入的效應下,6月份港股尤以H股發力上升,「帶挈」外滙基金上半年賺取470億元,較去年同期勁升53%,其中港股更獲利151億元(其他股票亦賺121億元,見圖),成為上半年投資收益最大增長引擎。
【本報訊】外滙基金上半年的投資成績,是01年披露半年度業績以來,第2高紀錄;03年上半年賺478億元。
財政儲備從外滙基金分賬133億元,包括今年第1季度,按舊分賬安排計算的64億元回報,及第2季根據4月1日生效的新費用安排,所計算的69億元回報。前財政司司長唐英年在今年財政預算案中提出,以外滙基金投資組合過往6年平均回報計算新分賬安排,估計07至08年度,政府可從外滙基金獲260億元收益,回報率7%。
庫房進賬133億
展望市場未來表現,金管局總裁任志剛再次發揮「預警降溫」角色。他指出,儘管今年全球經濟持續增長,但上半年金融市場卻經歷了大幅波動,包括股市在2月底及3月初調整,及長債孳息率在5、6月間上升。他提醒,雖然流動資金充裕及投資者情緒樂觀,令近期股市保持上升,但這個情況「不應視作理所當然」,全球經濟及利率走勢不明朗因素,會繼續令股票、債券及貨幣市場的投資前景,蒙上陰霾。
不過,投資界認為,7月份債股滙市均表現理想,因市場憂慮次按問題,聯儲局或提早減息紓緩,令10年期國庫券孳息率,從5.22厘回落至目前約4.95厘,債券市價彈升,而美元滙價弱勢持續,令歐元強勁帶來外滙收益獲利,港股及H股亦熱情未退。他說,除非市場因素逆轉,否則下半年外滙基金仍有不俗獲利機會。
料下半年仍可獲利
上半年外滙基金投資收益確實波動,首季投資收入雖賺207億元,4月份亦錄得增長,但據了解,5月因債息飆升,加上港股表現「牛皮」,故單計算5月份,外滙基金投資差不多「打平」,接近「無賺無蝕」,猶幸6月份股市好轉,才收回失地。
為數470億元的投資收入中,來自債券及外滙收益,分別為123億元及75億元,截至6月底外滙基金累計盈餘增加286億元至5363億元。
另外,按揭證券公司今日舉行董事局會議,並公佈上半年業績。據悉,其中期純利將較去年增長,該公司去年中期盈利跌4.2%至3.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