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儘管曾灶財近年被文化界加冕了一襲皇帝的新衣而成為傳奇,但這名隱居在尋常百姓家的「九龍皇帝」,在部份街坊鄰里眼中只是一名獨來獨往的糟老頭,據稱家人因忍受不了他的塗鴉習慣而紛紛搬離;陪伴他度過黃昏歲月的,只有一個又一個的大字。 記者:溫文學、白琳、麥志榮
曾灶財在他最後居住的公屋觀塘翠屏邨算是名人,邨內不少居民都可以娓娓道出他的點滴事迹。住在曾灶財隔鄰單位的梁太指出,曾灶財一家原本住在秀茂坪邨第36座,96年才和妻子及其中三名子女搬到翠屏邨,「起初佢屋企裝修得好靚,但後嚟佢喺屋企寫大字,牆同大門口都滿晒,佢屋企人就搬開住,之後佢入埋老人院,只係間中見到佢個仔返嚟睇吓。」
書畫老師讚頗有根基
曾灶財的友人劉健威昨日透露,曾灶財育有四子及四女,當中兩兒及一女已過身,只剩兩名兒子在港居住,女兒都居於海外。曾灶財與家人關係疏離,05年安排他入住安老院前,一人獨居;其妻每星期探望他一次,近年主要是三子曾富堂照顧他。
翠屏邨一些老街坊私下認為曾灶財是邨內不受歡迎人物,「麻煩又污糟邋遢」,經常因為在邨內塗鴉而與管理員爭吵衝突,「有一次管理員報警,警察將佢拉返去觀塘警署,但最後發覺佢精神有問題,好快就放佢走,阿Sir仲要貼20蚊畀佢搭的士返嚟。」
曾灶財半生致力寫大字,本身教授書畫的吳廷老師與曾灶財做了多年街坊,他記得20年前已看見滿街是曾的大字,有一次碰到他在街上寫字,就和他攀談起來,才知大家都住在秀茂坪邨,「我本身係教書畫嘅,睇佢啲字,佢應該跟人學過書法,有一定基本功」。
「早年寫字有紋有路」
吳老師指出,曾灶財用吊筆在牆上寫字,筆劃沒有滴墨,字體雖大小不同,但有同一形態,「你可以話佢啲字唔好,但佢都唔係亂嚟」;「我曾經想過改變佢嘅塗鴉習慣,於是送啲宣紙畀佢,叫佢留喺屋企寫,寫幅一統山河畀我,可惜佢始終都冇寫。」
吳老師表示,曾灶財性情隨和淡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以往間中看見他獨坐在公園,都會和他打招呼,他稱對方曾老師,曾也回敬說吳老師,「早年佢寫嘅大字有紋有路,但近年見到,筆迹有啲失控,仲夾雜唔少粗口,可見佢思路已經有問題」。
女區議員被冊封皇后
觀塘區議員馮美雲表示,曾勸告曾灶財不要在公共地方塗鴉,豈料被他回贈一句:「皇后,畀啲空間我寫吓啦!」就這樣被冊封為皇后,令她啼笑皆非。她在邨內搞簽名運動,曾又聞風而至,她只好將一叠白紙交給他,他就靜靜坐在一旁,埋頭埋腦地寫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