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白琳報道】醫院管理局董事局會議今天討論兼職聘用計劃,擬以工時比例支付兼職薪酬,希望吸引已轉投私營市場的資深醫療專才。但有資深醫生擔心,計劃可能成為醫生試投私營市場的「踏腳石」,引發大規模的轉職潮。
醫管局建議推出彈性聘用兼職專才計劃,解決近年資深醫生嚴重流失的問題。計劃針對已轉投私營市場的前僱員及公立醫院的資深專才,旨在維持公共醫療及培訓質素,預計兼職聘用成本將比全職高15%。所有申請必須經聯網批准,一般以兼職合約形式聘用,或以兼職但永久形式聘用買少見少的專科資深醫生。工資及津貼將以同級薪酬為基礎,按工時比例支付,例如兼職醫生工作量達全職五成,即可獲全職醫生一半薪酬。
兼職人士必須遵守避免利益衝突的規條,包括不可選擇病人或從私營市場直接轉介病人等。
被指變相鼓勵轉職
有資深醫生批評醫管局「好心做壞事」,未能吸引已轉投私營市場的醫生之餘,更變相鼓勵局內的顧問級醫生試投私營市場,「好多人走唔係為錢,係制度唔好。入面嘅醫生見到出面做得咁好,初頭會用個steppingstone(踏腳石),試吓轉少少,慢慢就會轉晒出去。再行錯棋就好大鑊,最終受害嘅係市民。」他建議醫管局選擇性接受申請,只容許少數專才轉為兼職。
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發言人佘達明贊成建議,因計劃可挽留欲退休的資深醫生,「全職每星期要做70個鐘以上,有啲年紀大體力應付唔到,或者女醫生要照顧家庭,就想做少啲,又唔使全身而退。」他不擔心會造成轉職潮,「如果市道好,有冇踏腳石都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