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配合政府按平均投資回報計算的新分賬安排下,外滙基金要達致較高的投資回報率,消息透露,外滙基金擬在風險胃納可接受情況下,積極為儲備管理尋找更佳回報,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轄下投資委員會,較早前已提交一項新的投資品種建議,乃回報較美國國庫券為佳的結構性投資工具。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將於今日開會,進一步討論有關建議,以及擬撥作有關投資的所佔比重,若建議獲得接納通過,料短期內會加入為投資品種系列。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不會就任何會議或市場敏感資料評論。據了解,外滙基金諮詢委員會亦曾於去年7月底的會議上,就外聘基金經理表現進行檢討,並將一些穩健而直接的投資組合,由外聘改為金管局內部管理,同時對股票組合作出更具彈性投資。
消息說,新投資品種不會令外滙基金冒太多新增風險,但回報則勝於目前相對保守的國庫券及優質評級債務。據了解,自港府提出新財政年度庫房的分賬安排後,外滙基金一直銳意研究新品種及投資渠道,以提升投資回報率,但由於外滙基金投資策略受不少規範(如信貸評級及流通性),故當局在平衡風險及回報上,可選擇的品種亦非太多。
上半年收益料不俗
根據今年4月1日起實施的新分賬安排,估計07至08年度,政府可從外滙基金中收取260億元投資收益,回報率為7%,較傳統安排略高,而2008至2012年的4個財政年度內,預算庫房從外滙基金獲得投資收入回報率,介乎6.4%至8.3%。
外滙基金最快將於本周內或下周初,公佈今年上半年的投資收益數據,料表現不俗。今年首季外滙基金投資收入賺207億元,去年度受股市暢旺「帶挈」,賺1037億元,投資回報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