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有「債券大王」之稱的太平洋投資管理(PIMCO)負責人格羅斯(BillGross)稱,次級按揭問題正打擊市場信心,其影響正蔓延至「垃圾債券」。國際評級機構穆廸則認為,雖然次按問題令人憂慮,但相信沒有系統性風險。由於次按憂慮加劇,美元昨一度跌破120日圓,創兩個半月新低。
格羅斯在8月份的投資通訊中說,由於次按問題日漸損害信貸市場信心,令借貸活動減少,越來越多公司延遲發行高息債券(即垃圾債券),這情況令高息債券市場面對「突如其來的資金流動危機」,而趨勢似乎正蔓延至在股市進行槓桿活動的投資者。
他認為,隨着借貸成本趨升,這將影響企業併購和回購股份活動,並打擊美國整體經濟。事實上,過去5周全球至少有35宗債券發行被取消或重組。
穆廸表示,美國次按風暴「有理由令人憂慮」,並促使部份投資者重新評估信貸風險,但由於銀行和證券業應付衝擊的能力甚高,加上市場資金充裕,部份投資者更願意「執平貨」,意味金融市場所受的影響有限,而1998年對冲基金「長期資本管理」(LTCM)出事的情況,應不會重演。
日圓升破120
摩根大通分析師則警告,美國樓價未來2至3年可能跌15%,令樓價自去年中以來累積跌約20%,並導致次級按揭的拖欠和損失情況顯著惡化。
次按危機令美元持續受壓,美元兌日圓昨一度跌0.45,見119.81,是5月中以來最低。美元其後回穩,但分析師稱,倘美國公佈的經濟數據欠佳,美滙會重陷跌軌。
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行長普爾說,樓市放緩會繼續拖慢美國經濟增長,但由於銀行業資本未受次按問題打擊,預料次按風暴應不會波及整體經濟,消費開支亦不會受影響。
普爾說,儘管能源漲價,美國經濟仍表現理想,通脹亦只有稍微放緩迹象。其言論意味聯儲局不急於減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