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全球化 孰喜孰悲? - 王冠一

國際視野:全球化 孰喜孰悲? - 王冠一

英國《金融時報》夥拍Harris剛做了一項有關「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調查報告。在包括英、法、德、意、美及西班牙共6個國家,每個國家訪問1,000人的報告中發現,原來推行多年的「全球化」,在這些所謂富裕的國家中,並非一種祝福或賜予,而是一項詛咒。當中尤以英國、法國和西班牙之受訪者,更以3:1之比重認為全球化是負面的,而同樣不滿但比數沒那麼大的有意大利和美國,至於出口大國德國則較溫和,覺得正面的人比負面的為多。
全球化孰好孰壞?眾說紛紜。若以簡單的買賣雙方來衡量,大買家如美國可受惠於新興國如中國、印度等提供大量廉價土地及勞工,或其所產出的價廉物美貨品,遂得享多年低通脹、高增長的理想經濟環境。
另外,賣家如中、印、韓、台、泰、拉美,甚至非洲等發展中國家或地區,亦因在不同產品及服務上各擅勝場,人民有工做,也逐漸享受到溫飽之好處,各取所需、各得其樂,有啥問題?
問題不是沒有,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賣家為爭取市場份額,不得不將貨就價,邊際利潤正續下降中。然再高一層次,國家領導為維持經濟增長,有需要直接或間接干預滙市,令自家貨幣升值速度減慢,因此造成筆者時常提及的「不平衡現象」。
這結怎解?還得高明指引。這裏要講的是,前述的調查惹來這麼多對全球化不滿,皆因職位流失及創造了貧富更加懸殊,況且要歐美人士再培訓學新技術,即削減他們享樂之時間及樂趣,當然反對!
全球化造成弱肉強食,貧富之差距越來越大,大企業只顧股東利益和價值,餘者毫無議價能力,仿似奴隸。政府無能為力之餘,更沾沾自喜,誠可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