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計胸圍尺碼<br>針對華人 兼顧平胸 有助製造貼身好bra

新法計胸圍尺碼
針對華人 兼顧平胸 有助製造貼身好bra

【本報訊】胸圍是女人貼身之物,但傳統胸圍尺碼由美國所訂,未必適合華人,令不少香港女士「買錯胸圍戴錯bra」。理工大學發表革命性研究,為華人創立全新胸圍尺碼系統。有專家指出,新尺碼直接計算乳房的形狀及大小,省略傳統尺碼囊括胸腔及背肌尺寸的計法,本來連傳統AAcup也不到的平胸一族,可望選擇到貼胸又貼心的好bra。 記者:白琳

該研究於最新一期人體工學期刊(IndustrialErgonomics)發表。理大紡織及製衣學系副教授余詠文向本報解釋,學系為456名20至39歲的內地女性進行三維胸部掃描,採納100種數據,發現胸部深度及闊度的比例(depthwidthratio,DWR)最適合區別乳房的形狀及大小。
傳統尺碼是按正胸圍與下胸圍尺寸相減來計算,由美國研發,這種囊括胸腔及背肌的量度方法已沿用逾70年。余詠文指出,傳統尺碼會因應胸腔及背肌而轉變,以34B為例,可能因應背肌的厚薄而變成32C或36A,「只係搵個正胸圍同下胸圍嘅相差有好大問題,前面(乳房)大啲,後面(背肌)細啲,或者掉番轉,都可以係一樣cupsize。」

越大越易戴錯

英國有70%女士戴錯胸圍,乳房越大,誤戴率越高。余詠文強調,適當的胸圍能承托乳房,防止乳房下垂等問題;胸圍太鬆或太緊均會令乳房變形。她又指,新系統針對華人女性,可覆蓋87.5%女性人口,比傳統尺碼的80%為高,讓「不入流」的平胸一族也能購買合適的胸圍,「香港有好多人連傳統嘅AAcup都冇,佢哋惟有夾硬買,搵胸墊攝到夠為止。」
該學系有意把新尺碼標準推出市面,現正等待胸圍製造商接洽。余詠文提醒女士,傳統尺碼有欠缺準繩之餘,坊間製造商並非完全按照傳統尺碼生產胸圍,尺碼或有所偏差,因此女士不能純粹按尺碼選購。試穿時先檢查及調校下胸圍、肩帶及鋼圈位置,確保不會過緊影響呼吸或「唧」出贅肉,也不會因過鬆而「走位」,三者均妥當以後,才檢查杯罩能否完全包裹乳房。

選擇合適胸圍貼士

步驟:檢查下胸圍
準則:水平圍繞肋骨,不會鬆動或過緊,呼吸自如,不會痛楚

步驟:調校肩帶
準則:不會因過鬆而滑落,或過緊而「唧」出贅肉

步驟:檢查鋼圈
準則:完全緊貼乳房線條,不會壓住或偏離乳房

步驟:檢查杯罩
準則:以上三項合適或調校妥當後,杯罩須完全包裹乳房,不留剩餘空間

資料來源: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副教授余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