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和作品 - 陶傑

作家和作品 - 陶傑

哈利波特會不會死?變成全球話題。從女作家的心理,哈利波特是她孕育的孩子,媽媽是不會把親生的兒子扼死的,尤其是這孩子為她賺來七八十億元巨富。
哈利波特是個孤兒。女作家羅琳剛寫作,母親就死了。這個孩子就是自己──他的悲情和險境,他的孤獨和勇氣,在宇宙的另一個所在。有沒有想過:古往今來,精采的小說一切情節其實都是真的,由射鵰英雄到哈利波特,他們生存在另一個時空,而小說家的腦袋,有一種特別的天線,可以接收這個時空的電波,把這些訊息化為文字,小說家其實是一個天使的行業。
心理學家指出:人的意識分為兩部份,一般人思想,用的是上意識:後天學來的知識和經驗,像行政管理、法律會計,是人類社會意識活動的專業。
但是小說、詩歌、繪畫、音樂,卻是下意識那個神秘世界的活動展覽。沒有課程,也不靠什麼大綱指引,隱隱有一閃光亮在隧道的盡頭,像鬼火一樣飄忽着。創作人走上一條森林的小徑,腦海裏有一個聲音在催促他向前走,搜索着,經歷幾許艱辛,才找到出口。
意識是陸地的地理:哪裏有港灣,何處有山脈,千百年來,地理和地質學家資料齊全早已勘探清楚、大英百科全書裏的每一條學識,都是人類意識活動的結晶。潛意識卻是海洋──地球有三分二面積是海水。海底的世界,有多少生物、海淵深處會不會直通地心的另一個天地,至今人類還沒有齊全的答案。
行政管理、金融投資、生化科技,都是理性的知識,只要用心好好學就成功。但文學、音樂、美術,是感性的活動,心靈中沒有跟上蒼搭通的這條天線,無論怎樣努力,永遠是二三流的人物。
因此莫扎特才叫做「上帝之子」,而不是愛因斯坦。莫扎特是上帝甄選的一個代理,而愛因斯坦只是在天國殿堂外窺見一絲星光的外人。唸文科其實比讀理科難,但是當一個「文學批評家」又比做物理學家容易,不過,成為一個文學巨匠,或退而求其次,做成功的流行小說家,也更難於領取諾貝爾化學獎。
因為上帝不跟你溝通,沒有就是沒有,一個字也寫不出來。嚴格來說,哈利波特不是羅琳「創造」的,宇宙有無窮的時空,那是另一個光年和空間之外的世界。哈利的故事,選擇了羅琳來講述,那隻指定的巨手,就像席斯汀教堂圓頂的《阿當的創造》,從上蒼的雲間伸下來的指尖。女作家寫完最後一句,放聲大哭,只有寫作的人,才領悟其中陰陽切合而又人天契隔的傷心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