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港發生多宗中暑個案,家庭醫生關嘉美認為,市民在炎熱氣溫下應多喝水降溫,而隨着全球氣溫上升,相信中暑個案會陸續有來。
日常身體藉着排汗散發體內的熱能,但高溫天氣會對身體排汗形成障礙,身體不能散熱而升溫。關嘉美稱,當體溫升至超過攝氏40度時,身體開始出現中暑症狀,包括口亁、頭暈、肌肉抽搐及心跳加速,以致昏迷等,「中暑昏迷就好嚴重,死亡率差唔多有五成。」她說,中暑死亡主要是因為體溫過高,令器官不能正常運作,出現肺水腫、肝衰竭、心臟紊亂及橫紋肌瓦解,「即係肌肉冇力,好似散晒咁,連胸肌都郁唔到,就會唞唔到氣。」
烈日下不宜赤膊
屯門醫院急症室醫生馮顯達稱,若發現有人中暑暈倒,應將患者移至陰涼的地方,並盡快為替他解開衣服及扇風降溫(見表),「如果有水,可以用凍水抹身,等水份蒸發降溫。」他提醒市民,在炎氣天氣下要多喝水,並穿着合適的衣服,「有啲喺戶外工作嘅人鍾意打大赤膊,但其實身體可能會吸收更多熱,所以着鬆身、透氣嘅衫反而更好。」
如何避免中暑?
‧避免長時間在高溫下活動,過程中應有適當休息
‧盡量穿着淺色、寬鬆及透氣良好的衣服
‧用傘或戴闊邊帽遮陰
‧多喝水或含電解質的飲料
‧以冷水冲淋頭部及頸部,幫助散熱
中暑怎麼辦?
‧將傷病者移至陰凉處休息,或給予遮擋,扇風降溫
‧除去患者衣物,用濕毛巾或濕海綿替患者抹身
‧若傷病者清醒,可補充水份及鹽份
‧若傷病者不省人事,應將患者側卧,盡快送院
資料來源:香港紅十字會及屯門醫院急症室醫生馮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