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是否需要為安樂死立法﹖一直尋求安樂死的阿斌早前設計了一份問卷,並委託一間書店在書展首四天訪問了1,839人,結果顯示61.4%受訪者贊成自願主動安樂死;71.9%認為人有選擇死亡的權利;71.1%認為港府有責任就安樂死即時進行全面諮詢。
學者也表支持
除了普羅大眾外,昨日多名出席探討安樂死座談會的名人學者,也支持安樂死。贊成安樂死的醫院管理局主席胡定旭舉例說,一次有人建議全身癱瘓阿斌按鐘召喚醫護人員,其實阿斌連按鐘都做不到,正反映這些病人的境況並非外人完全能夠體會。他認為如果尋求安樂死的決定經過嚴肅考慮,也應該給予他們選擇權。但他一再強調,推行安樂死的前提,是社會要給予病人足夠的關懷和愛心。
理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高級講師余錦波表示,不少人想到阿斌長期卧床,生活必定苦悶,但卻忽略了阿斌考慮的,其實是活着是否有尊嚴。他反問社會是否需要作出改變,不應令病人感到沒有尊嚴。他又引述台灣研究指出,不少人會為自己選擇安樂死,但卻不願為父母作出同樣選擇,以免被指不孝,反問社會探討安樂死議題時,是否真正從病人角度出發。
但本身為律師的立法會議員余若薇指出,生活上需要他人協助不等於生命沒有意義,「如果唔係我嘅生命日日都好無意義」。她又指難以用法律一刀切解決安樂死問題,「生命同尊嚴都重要……但係條線應該定喺邊?如果殘疾人士就有權選擇安樂死,咁係咪佢哋就低人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