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目前的賭味絕不下於A股及港股,一時說企業盈利好令道指破14000點,一時又說個別企業盈利差及次按問題再燃,再令美股急挫,簡而言之,此現象實乃大戶借消息對美股舞高弄低的藉口。技術上道指似在14000點有高位回吐之勢,但本周市場焦點落在幾家大型企業如美國運通、亞馬遜、埃克森美孚等的業績,假使業績理想,美股仍可借勢反彈。
上周五港股表現氣勢如虹,尤其是國企,無視於市場收市後的「宏調效應」,除了因為市場消化了此預期外,最大的誘因是挾淡倉。宏調措施與預期一樣,沒有甚麼特別驚喜,今次落藥雖輕,但以中國目前的經濟增長及通脹壓力,始終會有一劑重藥。目前有利國企短期走勢的,在於今次宏調後有短暫的蜜月期。
國內銀行股經上周初的整固後再度發力,早前已提過調整後仍要繼續買,短期的強勢料可持續。貸存利率同加,早已是市場的預期,而落實減存款利息稅,亦是有利銀行股,有貨者可繼續持有,當中仍較看好明顯強勢的建行(939)及招行(3968)。
上周建議回吐要買煤炭股,主因是看好整個行業的形勢。上周初此類股份突然急回,其實有點無厘頭,既找不到特別利淡原因,自然履行了自己的部署買了一點,短期內仍然看好。另外,內地下月將調高礦產資源稅,資源股(尤其是貴金屬股)借勢下調。但大家不妨計計數,實質影響有多大?以江西銅(358)為例,加稅後料多交逾7000萬稅款,但與其未來盈利增長相比,微不足道,因此回調後反而應繼續累積。
國內房產股調整吸納
在宏調的陰影下,國內房地產股仍然急升,主因是市場焦點不在宏調對其負面影響,反而在於經濟高速增長帶來對房地產強勁的購買力。當然,人民幣升值是重要因素之一。另外,有些國內朋友表示,目前國內的投資市場走勢是香港過去的翻版,股樓輪流炒作,直至炒爆為止。不過國內的國情跟過去的香港是有明顯的分別,會否話爆就爆仍難下定斷,但短期內資金真的由股市再流入樓市,國內房地產股看升的走勢仍然不變,調整仍可吸納。
滙控(005)在次按陰影下受壓,但我仍相信上次的撥備已反映此因素。
另外,滙控明顯落後於大市,在炒業績的憧憬下,低位有一定的反彈力,不怕低位繼續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