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病夫 - 鍾偉民

不是病夫 - 鍾偉民

有病文家認為:「短句缺乏邏輯性,只有長句才能表現思想的複雜性和深刻度。」
這等於說:「矮人缺乏音樂性,只有高人,才能表現歌曲的複雜性和發出高音。」人,身長七呎,有些能發出高音,有些不能發出高音;能不能發出高音,是天份和技術問題,跟高矮無關。
同樣道理,句子有沒有「邏輯性」,端看造句的人,有沒有清明的頭腦,跟句子的長短無關;在青山醫院,病人就算都用長句交談,不見得就能「表現思想的複雜性和深刻度」。
寫作,我力求精確;精確,就是:兩個字能說清楚,不用三個字。
李小龍在《精武門》扮陳真,戟指訓斥蘿蔔頭:「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大概火遮眼,四個字能說明白的事,他用上六個字,造了一個有破綻的「長句」。
造句,像打架,須攻守同時;要是中門大開,一記勾拳攻敵臉頰,對方移前半步,送上一吻,你來得及抹嘴?
蘿蔔頭講究些,發現這個句子,雖有逼人氣勢,但「東亞」一詞,是顆贅疣,是凸出來讓人割的,他要在嘴皮上挫挫陳真,阻他伸腳,也容易。「中國人,就算不是東亞病夫,」他不丟不頂,借勢反問:「那會不會是南亞病夫?東北亞病夫?到了海南島三亞,會不會變成三亞病夫;又或者,到了印度果亞,會不會躺下來,扮果亞病夫?」
句子,可以長,可以長得像一抹水袖;但別忘了,水袖要舞得好看,得講功夫;畢竟,講多錯多,句子一長,就容易橫生枝節。
當年,陳真亁脆省兩字,說:「中國人,不是病夫!」先封了死門,堵住漏洞,外敵,怎會有可乘之機?中國人,又怎會除了在東亞,不是生蟲,就是生病?《狼八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