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之父」教仔聖經 熱爆<br>6子女讀哈佛康奈爾等名校

「博士之父」教仔聖經 熱爆
6子女讀哈佛康奈爾等名校

「對於一個未能親自成就一番大事業的人來說,『父親』就是我的終身事業、子女就是我的最大榮耀。」內地一名平凡父親,將六名子女培育成美國哈佛、康奈爾等名牌大學的學生(5博士1碩士),外界眼中的「博士之家」,他也被譽為「博士之父」。66歲的他,正如其名蔡笑晚,終可在晚年開懷暢笑。而他歷經6年撰寫的《我的事業是父親》,更成為今年熱爆內地的著作,被家長視為「教仔聖經」。 本報記者

一切從早期教育開始

「所有孩子的智力都相差不遠,關鍵就看早期教育,教得越多他們學得越快。」出生於浙江溫州的蔡笑晚,自小熱愛讀書。不過,由於其父曾擔任過國民黨法醫,令其在升學路上屢遭重挫。長子出生後他遂決定「把自己的智慧、知識、追求延續到下一代」。
在兒子還在襁褓時就教他數數字,1歲時便開始教其認識1至10的數字,並逐漸增加至1,000。至其兩歲半起,他開始教其進行簡單的加減法訓練。

從小立大志莫負天賦

「從小立大志的孩子,不會滿足於現狀,取得成績後還會有更上一層樓的決心和氣魄。」理科出身的蔡笑晚,將愛因斯坦、牛頓等科學家的畫像貼滿家中牆壁,經常向子女們講述有關他們的故事。他說︰「我教他們背誦《荷馬史詩》中的一段︰莫辜負你一片聰明美質,你須抖擻精神,留個芳名青史。我還把這寫進家訓裏。」
他每天聆聽英、日語廣播,使孩子們對外語產生興趣;晚上子女讀書他在旁一邊看書一邊陪伴,通過這些言傳身教等技巧,令么女4歲時就立志要做中國的居里夫人。

旅遊勵志養壯闊胸襟

「我始終認為偉大的情懷和廣闊的胸襟不是通過簡單的說教就能培養出來的,必須讓美和偉大的外景、崇高的意境結合在一起才能感化出來。」早在1970年代,他就帶着全家、背着背囊、走路遊遍北京、天津、東北三省等地,「每到一個景點,我就給孩子們講解有關的歷史故事,引發他們的興趣和想像。」例如有一次,他們走到北戴河時剛巧下雨,子女們即時感受到毛澤東《北戴河》詩中,「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的情景。

培養自學能力闖天地

「真正做學問的人,他的能力和才華絕不僅僅是老師能夠教他的,必須通過自學才能接觸到更廣闊的世界。」蔡笑晚指,子女在通過早期教育和立志教育而奠定了人生發展基礎後,就需培養其自學能力。
主要透過三種方法,首先,觀看孩子早前打下的基礎是否扎實;其次,留心孩子對新事物的興趣;最後是了解孩子對目標是否有強烈的追求慾。他在教子女功課時,不會每課來講而是告訴他們那些部份重要,要先學、那些次要等。

蔡家六名傑出子女

人物:蔡天文(長子)
學歷: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後
現職: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最年輕終身教授

人物:蔡天武(次子)
學歷:19歲入讀羅切斯特大學CASPEA留美博士班
現職:美國高盛公司副總裁

人物:蔡天師(三子)
學歷:美國聖約翰大學博士
現職:在內地創業

人物:蔡天潤(四子)
學歷:美國阿肯色州立大學博士
現職:在上海籌建私立醫院

人物:蔡天君(五子)
學歷:中國科技大學碩士
現職:任職中國建設銀行

人物:蔡天西(么女)
學歷:22歲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現職:28歲成為哈佛大學最年輕副教授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蔡天西(左二)22歲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互聯網黑白圖片

蔡笑晚教子心得

【五主動】
‧孩子在3歲內,父母主動開發其智力,尤其數學思維
‧孩子5歲時,父母主動令其盡早上學讀書
‧發現孩子智力超常,要主動幫孩子跳級
‧主動為孩子創造沒有壓力的外在環境
‧主動告訴孩子,考上大學是求學的開始,及早準備考研或留學

【三反對】
‧反對「順其自然」,所有天才都是管教出來的,順其自然無非是家長為自己不負責任開脫
‧反對「平常心」,蔡笑晚認為平常心實屬胸無大志
‧反對「眼前虛榮」,許多家長在孩子取得小小成就時大事宣揚,給孩子帶來精神壓力

經驗之談:必須有足夠時間陪子女

有「傳奇父親」之稱的蔡笑晚,前日在武漢圖書館進行教子方程式演講時,受到在場數百名家長熱捧。許多家長向他提問,其中一人問道︰「我的孩子不是天才,今年高考失利,我該怎麼辦?」蔡回答道︰「我的四子也曾高考失敗,但我勉勵他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他還有選擇更好學校的機會,來增加他的自信心,次年他就努力考上了大學。」
他還指,父母必須擺放足夠的時間陪伴子女、與他們一起成長︰「孩子們無論遇到甚麼問題都會跟我溝通,這得歸功於早期教育,早期溝通得好就不會存在隔閡。」他說,父母教導子女的方法必須隨子女成長而不斷提升,他至今仍每日堅持學習。他堅信,將孩子培養成材是天下每位父母最重要的人生事業。
本報記者

《我的事業是父親》封面。

子女能入讀哈佛、康奈爾等世界一流學府,無疑是望子成龍的家長的最大願望。 互聯網

哈佛大學是不少學生嚮往入讀的世界一流學府。 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