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課題,就是死亡。《哈利波特》是一本兒童書(雖然有不少成人讀者),作者羅林卻毫不忌諱地透過小說談論死亡,除一早預告會有讀者喜愛的角色犧牲,隨着情節的推進,故事的調子也越來越黑暗。有心理專家指出,不同年紀的兒童對死亡有不一樣的看法,藉着這本書,成年人可讓孩子正確認識「死亡」。
應引導子女面對主角死亡
社會福利署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陳浩泉指出,《哈利波特》系列小說推出至今已有十年,可說是陪伴不少兒童讀者成長,成為他們生活的一部份,一旦有書中主角死亡,小讀者自然會感到失落,甚至未必能接受作者的「安排」,但家長應引導子女面對「死亡」這個主題。
「不同年齡嘅兒童對死亡有唔同嘅睇法,5至6歲小童會以為可以用魔法起死回生,但7至8歲小童已經對死亡有較具體嘅認識,可能會模仿書中情節去哀悼死咗嘅角色。」他提醒家長,可以藉此機會跟子女討論生離死別的問題,讓子女了解和認識死亡,「千祈唔好草草了事,求其叫啲仔女改睇其他書本,咁做唔能夠減輕佢哋嘅傷心情緒。」
英國特別設立熱線應付看過大結局後求助的兒童,陳浩泉相信香港的小讀者不會出現過份激烈的反應,但若家長發現子女在閱讀《哈利波特》結局篇後有異常行為,例如過份代入角色、幻想自己懂得魔法,甚至自殘行為等,可帶同子女尋求心理輔導。
本報記者:陳沛敏
家長處理哈迷子女情緒貼士
*誘導子女接受書中主角死亡的事實
*不宜叫子女轉看其他書籍,以為可減輕他們的傷心情緒
*應藉機與子女討論生離死別的問題,讓他們了解及正確面對有關問題
*若發現子女出現自殘或過份投入書中角色等異常情況,應帶他們接受心理輔導
資料來源:社署高級臨床心理學家陳浩泉
10個死亡的角色
佛地魔(Voldemort)
黑魔王,在霍格華茲與哈利波特對戰時,被自己的魔咒反彈擊中死亡。
石內卜(SeverusSnape)
霍格華茲黑魔法教師。雖然石內卜成功取得佛地魔信任,但佛地魔為了奪取「長老魔杖」(TheElderWand)的魔力而殺死石內卜
瘋眼穆敵(Mad-EyeMoody)
最厲害的正氣師。他率眾護送哈利到安全地方,行動中遭食死人伏擊,不慎被魔咒擊中由高空墜地喪生。
嘿美(Hedwig)
海格送給哈利波特的白色貓頭鷹,在移送哈利的行動中被食死人魔咒擊中。
弗雷‧衞斯理
(FredWeasley)
衞斯理家雙胞胎兄弟之一、榮恩的哥哥,在霍格華茲一戰中被食死人所殺。
路平(RemusLupin)
鳳凰會成員,是哈利父親的好友之一。他在霍格華茲戰鬥中失手死亡。
多比(Dobby)
精靈,拯救哈利眾人時被貝拉‧雷斯壯所殺。
貝拉‧雷斯壯
(BellatrixLestrange)
食死人,殺死天狼星的兇手,在霍格華茲戰役中,被茉莉‧衞斯理所殺。
克拉(VincentCrabbe)
與跩哥一起攔截攻擊哈利等人時,被自己的魔咒火燄殺死。
佩廸魯(PeterPettigrew)
即蟲尾,佛地魔僕人,年輕時出賣哈利波特父母,他被佛地魔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