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第二季國家經濟增長錄得11.9%的12年新高後,中央翌日即推出加息及減低存款利息稅兩招,為投資及通脹降溫;市場亦傳出針對外貿大幅盈餘的「新加工貿易目錄」快出台,為龐大外貿盈餘降溫。
《21世紀經濟導報》引述相關決策部門消息人士稱,新的加工貿易禁止類、限制類目錄正在製訂,很快公佈;而加工貿易領域一系列新政策在下半年陸續出爐。自1999年開始,中國對加工貿易商品按禁止類、限制類及允許類進行管理。
數千產品需繳入口關稅
06年中國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8319億美元,佔同期進出口總額的47%。而加工貿易現時是中國貿易順差的主要來源,06年加工貿易順差1889億美元,超過了1775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總額。
據悉,是次禁止類別將包括皮革、肥料、化工、冶煉、冶金等行業;而化學品、塑料、橡膠、製鞋、箱包、家具、造紙等行業,則被列入限制類別,總共涉及數千種產品。一旦加入目錄,有關產品需繳交入口關稅,增加經營成本。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陳鎮仁稱,他們亦聽聞有新一批加工貿易目錄,但未清楚何時出台。該會明白這是配合國家政策,推動國內產業升級,鼓勵拓展內銷市場,減少出口,減少貿易盈餘。事實上,現時國內進行來料加工業務已很辛苦,利潤微薄;要轉型至自設品牌,拓展內銷市場,才有可觀利潤。他們最希望由來料加工企業,轉型至獨資、合資、合作等三資企業,可給予足夠時間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