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門學位成貪污漏洞

叩門學位成貪污漏洞

【本報訊】拔萃小學女教師涉嫌收受賄款一事,震驚教育界,有資深教育界人士直言,名校教師收受家長利益以助其子女入讀任教學校,早已聽聞,但未想過真有其事。事件更令人關注到不少名小學轉為直資名校後,由教師和校長憑面試以決定是否取錄,易令不守法的校內人員有機可乘。

教育政策關注團體擔心

現時小一派位分兩個階段,其中自行派位只計算學生的個人背景分數,高分者獲優先取錄;統一派位則由教育局的電腦系統派位,只能靠運數,兩者人為干擾微乎其微。小學每年每班有約兩個留班位,小一班的有關名額一般都用不着,加上會有學生在獲派位後不註冊,以致會有學額供家長叩門,學校會自行取錄學生填補空缺。
家長為令子女成功入讀名校,在派位後會奔走各校叩門。一名九龍塘名小學校長表示,有時會收到數百份申請,為免麻煩和人情問題,會交由校監決定取錄那些學生,校方向來不接受家長以捐款換取學位。
已退休的喇沙書院前副校長趙榮德表示,早聽聞學界中有教師會收家長錢以助其子女獲取錄,他對此案件中有家長願付高達58萬元感到錯愕,「收50幾萬咁多,係咪有人保證一定會收呢?老師邊夠膽咁做!」
退休小學校長林湘雲認為,學校應訂明叩門學位的收生準則,也要表明捐款不會增加取錄機會。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擔心,名直資小學由教師和校長決定取錄那些報名的學生,有人用錢買學位的空間便更大。

家長反應

《畀錢愚蠢》
黃先生:「讀邊間小學都冇所謂,只要畀心機讀書就得,覺得涉嫌收錢同畀錢嘅老師同家長都好愚蠢。」

《打擊信任》
劉太:「相信香港絕大部份嘅老師都係好,今次只係個別事件,但唔多唔少會打擊對老師嘅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