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內地公佈熱爆的經濟數據後,中央再次使出「組合拳」,昨日傍晚先後宣佈加息及調低儲蓄存款利息稅,重點在於提高儲蓄存款收益,以免資金繼續大量流向股市,以及穩定通脹預期。證券界指出,市場早已預期上述兩項宏調措施,雖然對港股未見重大負面影響,惟高位調整壓力增加,加上美股昨晚早段急挫逾百點,大市下周一料低開。
【本報訊】人民銀行宣佈,今天起把1年期存款及貸款基準利率提高0.27厘,是今年以來第三度加息。與此同時,國務院亦會由8月15日起,把儲蓄存款利息稅率,由20%調低至5%。「兩招」實施後,1年期實際存款利率(扣除利息稅後)將由加息前的2.448厘,提高至3.1635厘,即實際存款利率調高了0.7155厘,遠遠高於名義利率0.27厘的加幅;但較6月份通脹4.4%,仍處於負利率。
存款息變相加0.7厘
今次貸款利率加幅較5月份時高,1年期或以上的貸款利率加幅均為0.27厘,與存款利率加幅相同,對銀行存貸息差影響為中性,但存款利息增加,則有利保險公司及其他具備充裕資金流的公司之收益,但卻不利負債偏高的公司,例如航空股(見表)。
人行昨日首先於下午5時半宣佈加息,在解釋加息的決定時,首次提及「加息有利於調節和穩定通脹預期」,可見日前公佈的居民消費物價指數高達4.4%,是人行今次加息的原因之一。國務院其後則於個半小時後,公佈調低儲蓄存款利息,與人行雙管齊下冷卻經濟。
由於兩項措施均屬市場預期之內,內地證券界預期,市場對宏調預期隨即減弱,預計下星期一內地股市可能稍有調整,但總體趨勢仍會向上,今年以來,人行加息後的首個交易日,A股表現均向好(見表)。
今次中央兩招主要是吸引資金回流儲蓄存款,國務院昨天明言,由於投資增長較快,物價指數上漲,個人儲蓄存款收益相對減少,故是次減少徵收儲蓄存款利息稅,有利於增加個人儲蓄存款收益。以10萬元(人民幣.下同)活期存款為例,加息前的年息為576元,即使存款利息不變,利息稅減至5%後,年息會增加至684元。
罕加活期息 抑信貸增長
另外,今次人行是自2002年以來,首度調整活期存款利率,加幅0.09厘,即由0.72厘調高至0.81厘,計及利息稅的影響後,活期存款利率實際加幅為0.1935厘。另外,3個月定期存款的加幅為0.27厘,亦高於對上兩次加息的0.09厘和0.18厘。
中國國際金融首席經濟師哈繼銘認為,由於定期存款陸續「搬家」至活期存款,人行調高活期存款利率,有助提高銀行利息成本,從而提高貸款平均利率,有效遏制信貸增長。他說,人行過去兩次加息時,並無同步調高活期存款利率,導致銀行平均利息成本反而下降,銀行因此毋須大幅調高貸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