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沙鎚朱古力 笑聲不絕於耳<br>開心假期:39童遊農莊「有嘢學」

自製沙鎚朱古力 笑聲不絕於耳
開心假期:39童遊農莊「有嘢學」

一群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在開心假期專戶資助下,於今個暑假得以免費參與暑期活動。日前他們逃離擠迫、緊張的石屎森林,跑進滿眼綠色植物的音樂農莊,參與多個從未試過的踩高蹺、自製朱古力及手製樂器等活動,體驗大自然的和諧,令悠長假期增添難忘回憶。

上周末,39名年齡由6至12歲的兒童,獲蘋果日報慈善基金開心假期專戶贊助,免費參加由明愛筲箕灣綜合家庭服務中心舉辦的快樂家庭暑假遊戲坊,這天一起到元朗音樂農莊參與日營活動。

發揮創意做樂器

充滿大自然氣息的農莊,沒有冷氣,也沒有電視機,在這個清靜的環境裏,吸引着每一位小孩子的,是各樣新奇又原始的玩意。玩過踩高蹺及穿越迷宮等熱身活動後,小孩們便集合在木棚下製作搖動樂器沙鎚,待導師分發紙杯、畫紙等材料後,各人盡情發揮創意,聚精會神製作沙鎚,用蠟筆為原本平平無奇的沙鎚塗上繽紛色彩。
經過近一小時的努力,沙鎚製作終於完成,「沙沙……沙沙」不絕於耳,最後大夥兒搖着沙鎚伴奏一同唱歌,將氣氛推上高潮,天真笑聲充滿整個農莊。
另一個環節是自製朱古力工作坊,更令不少孩子瘋狂。甜美可口的朱古力是小孩子的心頭好,他們可以自己製作心愛食品,顯得十分興奮,當各人製成一塊塊不同形狀的朱古力,都愛不釋手,只拿着欣賞,捨不得吃,盡顯孩童天真可愛的一面。

以往暑假平淡過

第一次到音樂農莊的芷燕今年10歲,平日甚少參與課外活動,每年暑假均平淡地度過,「暑假最多同屋企人去游吓水,好悶,今日嚟呢度,可以自己製作樂器同朱古力,好開心,又可以學到嘢。」
明愛希望透過是次日營活動,讓小孩有機會接觸大自然,了解不同文化的樂器,從而欣賞音樂所帶來的歡樂、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並過一個難忘的歡樂假期。

專家之言:音樂訓練提升學習能力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陳瑞燕教授表示,過往曾就音樂對兒童語言記憶力進行研究,發現小孩從小開始學習彈奏樂器,可增強對語言的記憶力,有助提升學習能力。
陳教授指雖然低收入家庭的父母未必有能力讓子女參與音樂訓練課程,但並不代表孩子一定比其他富裕家庭孩子遜色。她強調,影響兒童成長發展,幼時的訓練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家長與子女的溝通比任何額外訓練來得更重要。父母應爭取機會與子女一起參加活動,並在活動後多花時間交流,令子女感受到父母關愛,從而建立正面人生觀。

專戶詳情:歡迎社福機構申請資助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特設開心假期專戶,資助清貧家庭孩子在假期參加課外活動,今個暑假便資助500名兒童參加暑期活動,讓他們過一個有意義又充實的假期,有助身心發展。
蘋果基金歡迎社福機構申請舉辦暑期活動,或轉介有需要家庭的兒童參加活動,詳情可致電本報社會服務熱線:29908688查詢。另外開心假期專戶仍繼續接受捐款,盼善長踴躍支持。
開心假期專戶
捐款編號:C2337

用盡心機製作的朱古力,小孩們都不捨得吃掉。

在酷熱天氣下,一班小孩仍十分投入新鮮好玩的戶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