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的獨子在美國念博士了,這小伙當年瘦伶伶不作聲的模樣兒還那麼深刻,晃眼已是學校的經濟系助教,從中學念到博士,自律得緊,不費父母擔心。我跟老伴說着說着的這個時候,是阿仔上EQ班的最後一堂。七個多月的輔導轉眼過去,阿仔依舊自我中心,語言能力是強壯了,不過依然措辭含混,解讀艱難。我們兩老經常自嘲,他真是當官的材料啊。
然後又讀到英國有個專搜羅擁有頂級智商人類的Club,新近入會的一位,是年僅兩歲但IQ高達152的女童。據知她已經能從歌劇演員的唱做中判斷出忠奸角色,又會算術和區分紫色與粉紅。而河南一名同樣是兩歲叫做楊朵朵的女娃,通過英語光碟學習,竟然能記住八百個英語單詞,能說出近百個國家地區和首都名稱,更能背誦乘數口訣和唐詩。記者考過她,無花無假能正確指出阿根廷首都,還能告訴記者,釘書機的英文是stapler。朵朵智商應該不可能超過160的愛恩斯坦吧,估計拍得住霍金叔叔的140+。不過我們別忘了,掃興點,提一下馬來西亞那位國寶「神童」張世明,單憑智商148就讓他十五歲便考上康奈爾大學的博士班,可是在當上博士後不久,天才性格大變,自暴自棄,返回馬拉家鄉後一直入住精神病院,最終在醫院結束短短三十年的壽緣,而且死前很長一段日子,已經無法跟人溝通。我把這些天才資料的剪報收納起來時又發現本報有一大版讀寫困難測試的報道,估量着要不要考測阿仔呢?窗外天正發藍,腦袋發脹的我,給自己煮一杯勁濃咖啡,紅定紫、AC走不走B……?以後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