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浸信會醫院引入全港最新型號的超聲波內視鏡儀器,能準確診斷消化道疾病和癌症,費用與使用其他診斷儀器如電子掃描等相若,均為八萬元至十萬元。不過,本港不少醫院也有超聲波內視鏡,在公立醫院接受該類診斷是毋須付費的。
備先進掃描探頭
浸會醫院消化疾病中心主任李玉棠表示,本港早於92年引入超聲波內視鏡,但該院是次投資400萬元,引入全港最先進的內視鏡,包括360度輻射掃描探頭、線性排列掃描探頭及經內視鏡插入的小型超聲探頭。
這些先進型號的探頭,較上一代探頭或傳統診斷儀器更為準確,例如在診斷胰臟癌方面,電腦掃描的發現率僅為86%,超聲波內視鏡則高達98%。其中最新型號的線性排列掃描探頭,更可用於穿刺抽取細胞進行化驗。
可抽取腫瘤細胞
李玉棠又稱,以往要分別胰臟出現的是惡性或良性的腫瘤,必須以手術切大部份胰臟化驗,但新型探頭則可用作抽取腫瘤細胞,如證實為良性腫瘤,患者即可免卻接受手術。
55歲的關偉雄經常出現血糖過低情況,更曾經因而昏迷,懷疑自己患上胰臟病變。
他於九個月內分別在公立醫院及私家醫院多次進行電腦掃描及同位素造影檢查,但均未有任何發現,及至接受超聲波內視鏡檢查後,才確診患有胰臟內分泌瘤,並於上月接受手術,現正在康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