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最近驗出患有先天性疾病的三個月大女嬰,疑受病情影響容易氣促嘔奶,上月更險因嘔吐物嗆喉窒息,幸及時獲救無恙。可是,女嬰昨在天水圍住所由母親餵奶後入睡,至兩個多小時後,再被發現嘔奶及咳嗽,瞬間陷入昏迷,送院搶救不治。這是過去四個月內發生的第四宗嬰兒猝死事件。
猝死的三個月大女嬰姓李、叫「霖霖」,為家中么女,與均為30歲的父母及一名兩歲兄長,同住天頌苑頌恩閣一個單位。
據死者的姓黃母親事後透露,霖霖自出生以來健康活潑,至上月22日在家中吃奶後睡覺期間,突然出現氣喘及嘔奶,漸漸失去知覺,幸及時發現送院搶救,惟同時證實患有先天性疾病,引致容易氣促嘔奶。她因為長子毫無任何疾病,所以沒想到女兒會有健康問題。之後,她已多加留意幼女情況,豈料仍然發生意外。
母發現嘴角沾奶迹
昨清晨5時,霖霖在家中吃奶後獨自睡在嬰兒床,母親則自行回房睡覺。至早上7時許,黃婦在房內聽聞女兒的微弱咳嗽聲,連忙跑往查看發現她不斷氣喘,嘴角沾有吐出的奶迹,於是輕拍及掃着愛女背部,好讓她能得到紓緩。可是霖霖仍沒好轉,且昏迷不醒,面色發紫,母親隨即喚醒丈夫報警。
救護員到場發覺女嬰已沒有呼吸和脈搏,手腳也呈紫黑色,立刻替她進行心肺復蘇急救,並輸送氧氣輔助呼吸,惟一直毫無反應,送院後證實死亡。
隨同到醫院的黃婦驚聞喪女噩耗,當場哭成淚人。警方調查不排除女嬰嘔奶窒息死亡,有待剖屍驗證真正死因。
瑪麗醫院兒科顧問醫生夏修賢表示,嬰兒數個月大至兩歲為猝死高危期,主要是俯睡或先天隱疾引致,而影響嬰兒嘔奶的先天疾病很多,包括氣管及食道異常;甚至心臟及肺病,或者基因異變,導致有新陳代謝問題,影響腦部及呼吸系統發展,也會引起嘔奶。不過,嬰兒多在出生數個月後才會發病,初生期則較難察覺病徵。
他提醒家長因嬰兒不懂表達個人感受,應多加留意子女的平日狀況,若經常氣喘、呼吸急促、面色欠佳、嘔吐及食慾不振等,可能是健康出現問題須盡快求醫。
女嬰猝死示意圖
今年幼兒猝死事件簿
日期:01/07
死者資料:兩個月大女嬰
事件經過:女嬰在荃灣石圍角住所疑嘔奶窒息未被及時發現,稍後送院已陷昏迷及嘔出血絲,終告不治
日期:16/04
死者資料:兩歲女童
事件經過:女童在保母位於富東邨住所飲奶睡覺,4個多小時後被發現嘔奶昏迷,送院證實死亡
日期:06/04
死者資料:出生兩日的女嬰
事件經過:女嬰在彩虹邨家中被母親發現嘔奶昏迷不醒,送院不治
※不包括昨日一宗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