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已故華懋集團主席龔如心胞弟龔仁心蝸居半山天橋底石屋事件曝光三日後,屋宇署終證實橋底石屋為僭建物,將通知業主清拆。差餉物業估價署人員視察大學閣後,指橋底屋面積達105平方米,本年度應課差餉租值約24萬元。
本周日本報揭發華懋集團掌舵人龔仁心居於華懋旗下大學閣行車天橋底的石屋,令龔仁心再成傳媒追訪對象。
應課差餉租值約24萬元
屋宇署昨證實大學閣橋底屋是僭建物,但該僭建物並無即時危險,署方日內會向業主發警告信,要求30日內找認可承建商清拆,否則署方會發出法定警告通知,若其後60日內僭建物仍未拆除,署方會將僭建物載入土地註冊處名冊。
昨晚上7時半,龔仁心離開診所,當傳媒問及其橋底屋寓所已由當局確認為違例僭建物時,他仍是一貫冷面作風,不理不睬,逕自登上七人車離去。
差餉物業估價署昨派員到大學閣查核,證實該署自1980年已開始向該僭建物徵收差餉,現時應課差餉租值一年是243,600元,該署助理署長嚴惠敏稱該橋底屋面積是105平方米,毋須繳交地租。
據知,龔仁心是於大學閣獲發入伙紙後才入住橋底屋,而他入住後亦無主動申報應課差餉租值,差餉物業估價署是於1980年大廈獲發入伙紙後,主動進行整幢大廈的應課差餉租值估價,才發現該處有人居住,並一併徵收差餉。
至於橋底石屋在大學閣依然保安森嚴,傳媒昨晨在門外守候時,保安一度不滿傳媒拍攝而報警,需兩名警員到來調停。
法律界人士鄧達明律師指現行法例對無即時危險僭建物業主並無懲處權力,阻嚇不足,雖然當局會將僭建物資料加入土地註冊處記錄,即俗稱「釘契」,可能影響日後樓宇買賣。不過由華懋發展的大學閣主要由業主放租,絕少買賣盤,所以當局即使「釘契」,對業主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