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5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出乎意料地增長逾10%,至205億元,令首5個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增幅達8.3%。市場憧憬今年餘下月份可續錄得理想增長,料高檔次零售類別將繼續受惠。有經濟分析師相信,於經濟基調未有變壞的情況下,全年可取得近10%增長,零售股年初至今股價亦已大幅上升。本月底將公佈6月份零售銷貨數據。
本地消費意欲增強
按主要類別作劃分,以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類別表現最為理想,首5個月增幅達15.7%;服裝增幅亦達13.2%,是增幅第二理想的類別。反觀過往廣受內地旅客歡迎的電器及攝影器材類別,只升5.5%,遠遜於整體表現;百貨公司類別增長亦放緩至8.3%。有外資分析員指出,零售數據的變化,正反映本地消費者購買意欲正增強,而內地旅客購買動力增長已大幅減弱。
高盛認為,5月份零售數據反映本土消費意欲強勁,主要是由強健的就業情況支持。該行對全年表現持樂觀態度,並維持全年本地生產總值增長5.5%的預測。大華繼顯亦持相同看法,預期訪港旅客進一步增加,可支持增長。
瑞信證券則持較審慎態度,認為5月份增幅優於預期,很大程度是由假期效應及遲來的汽車季節性銷售高峯支持,料零售增長於餘下月份將放緩。東方滙理亦擔心,若股市出現調整將對消費意欲構成負面影響。
星展料全年增長9%
星展銀行零售業務高級投資策略顧問陳寶明估計,6、7月銷貨價值增幅可維持約8%,全年有望達8至9%。他說:「作為本港及內地主要出口地區的美國,於次按問題尚未影響到當地消費意欲時,暫不會對本港經濟構成重大影響,即不會影響到消費意欲。」
陳寶明表示,美國次按問題對當地消費市場影響有多大,要到8月後才較清晰,因為很多次按合約均於8月到期,屆時所需繳付息率將由原本的1厘至3厘,增到6厘至逾10厘,將衝擊當地消費,料會對本港第4季出口構成影響,並於明年初起影響本港消費意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