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下) - 谷德昭

高手(下) - 谷德昭

泰國國寶華達拿又名維他奶,全盛時期曾躋身頂尖高手行列,為亞洲球員殺出一條血路,用事實證明,亞洲人打桌球也有出頭天。華達拿對白波控制尤其有分數,不花巧但求實戰,深諳贏波的戰術運用,已許多年未看過他打波,風采依然,雖少了一份銳利但更純更穩,是年青球手學習的好對象。
泰國後起之秀蘇珀,已廿七歲,仍有怯場感,被超級高手一迫當堂亂了分寸;心理素質不高,相信成就難及師兄華達拿。打枱波跟打麻雀有共通之處,只要想錯或打錯一着便滿盤皆落索,捱打下風波難以翻身。
中國桌球神童丁俊暉真人比上電視瘦,球技毋庸置疑,但畢竟只有二十歲,似乎仍在打情緒波的階段,凡是這種球手,娛樂性一定豐富,但若想晉身頂尖位置,務須克服情緒這個關口。
香港神奇小子傅家俊成熟了,以前只一味進攻,如今在防守上下多了功夫,拳腳功夫已有一定成就,但在氣勢上似乎還欠一股霸氣,要贏便一定要有氣勢,尤其對手全是超級高手,冇得太Nice,太Nice只有成世打友誼賽。
現場觀看歐亞兩洲高手對賽,發現風格非常不同,大家在技法、思路、選擇運球路線及對觀眾的態度均有頗大分別,歐洲球手較開放外向,亞洲球手則內斂但有點患得患失,似乎未能享受球賽,這一點對發揮一定有影響。要在世界舞台上爭一席位,天賦加苦練之外,一定也要覺得好玩,好玩才會有超水準發揮,只達到水準,一定贏不了,一定要超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