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建豪報道】樹木具綠化都市功能,也能成為吸引遊人的旅遊景點。環保組織長春社指出,本港有不少樹齡逾百載的古樹,擁有值得觀賞的獨特形態,這批具備成為樹木旅遊景點潛質的古樹一直被忽略遺忘。更令人遺憾的是,政府或公眾都缺乏保育樹木的知識,在不知不覺間扼殺了樹木的生存空間。
本港至今沒有保護古樹的法例,可幸仍有不少具珍貴形態的古樹保留下來。荔枝窩的空心樹,樹身有一個比人頭更廣闊的大洞;大埔社山村的大樟樹,要踏足高高的樹台才可細緻觀賞;錦田樹屋活現童話描述樹上房舍的真實意境;南生圍的桉樹群及城門水塘的水浸白千層,教人驚嘆造物的美妙。當然不可或缺的還有處於養病期的林村許願樹,均是本港具有難得一見的樹景。
謹記以眼欣賞
不過,空有具備發展成樹木旅遊景點潛力的百歲古樹,政府及公眾卻欠缺保護樹木的知識。長春社保育經理蘇國賢表示,樹木根部範圍不時被鋪上石屎或覆蓋磚塊,人們經常在樹腳或樹根上走動,導致樹腳腐爛及壓實泥土,均影響樹根呼吸及吸收水份。約定俗成的傳統習慣,也令樹木成為懸掛重物的支架,許願樹掛滿寶牒是當中的典型例子,鄉郊不少古樹也被釘上鐵絲,深深蝕入樹身,用作懸掛鳥籠、衣物及燈飾。
蘇國賢期望政府積極推行保育古樹政策,市民在郊遊時則謹記以眼欣賞樹木,不要爬到樹上拍照,避免接觸樹木、造成傷害。
本港部份樹木旅遊景點
荔枝窩空心樹(右圖)
荔枝窩白花魚藤及銀葉樹古林
大埔社山村大樟樹
大水坑村百子千孫樹
錦田樹屋
沙螺灣大樟樹
太古廣場細葉榕
西貢鹽田仔老樹
林村許願樹
鯉魚門許願樹
南生圍桉樹群
城門水塘水浸白千層
資料來源:長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