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標籤揭誤導<br>水果餅亁無水果

食物標籤揭誤導
水果餅亁無水果

【本報訊】士多啤梨、啤梨、蘋果、橙……消費者原來「冇得揀」!消費者委員會發現,市面不少所謂士多啤梨雪糕、香橙餅亁等食品,原來只含水果「味」調味劑,果肉欠奉;所謂「含豐富果肉」也只是果醬,其中七款食品的名稱就因涉嫌有虛假、誤導或詐騙成份,而遭食物環境衞生署警告。記者:翁煜雄、白琳、佘慧紅

消委會調查市面多款名稱提述水果的預先包裝食品,包括餅亁、蛋糕、乳酪和冰凍甜點,發現部份並不含水果成份,如特惠牌香檸忌廉夾心餅、超值牌檸檬夾心餅等,成份只含檸檬味的調味劑。
「你以為少少都有啲(水果成份),但原來乜都冇,得啲味!」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郭琳廣稱,根據《食物及藥物(成份組合及標籤)規例》,食物名稱不得在任何方面就食物的性質有虛假、誤導或詐騙成份,故食物安全中心收到該會轉交上述七款食品後,已向生產廠商發警告。

花巧包裝令人混淆

郭琳廣說,若配料表列出的只是「檸檬味調味料」和「黑加侖子調味劑」,並非真正的水果配料,產品名稱應明確顯示為「檸檬味夾心餅」和「黑加侖子味威化」。
消委會也發現,部份產品雖然沒有違反規例,但易令人混淆,花巧包裝是「濫竽充數」的常見手法,如包裝印有令人垂涎三尺的藍莓圖案,但實際只含藍莓味香油的餅亁。
就算部份產品的確含水果成份,其實份量也極少,如聲稱「含豐富香橙及葡萄肉」的餅亁,配料表所列的也只是「果醬、濃縮果汁」,莫說果肉,果皮也欠奉。
郭琳廣稱,水果味的食品,或添加了水果的,一般只含小量水果,不宜以進食這類食品代替水果來攝取營養素。

調味劑屬於化學品

家庭醫生關嘉美表示,「好多人以為啲餅亁有藍莓,食多幾塊對雙眼好,其實食埋唔知乜嘢落肚。」她說,水果味香料或調味劑均屬化學品,雖然部份或屬法例所容許的,並有准許含量上限,但「如果十年、八年後,先驗出呢啲化學嘢有問題,到時恨錯難返!」
她指出色素也是該等聲稱水果食品常見的成份,藉以令蛋糕、雪糕等比真實水果更鮮艷:「紅到連真正嘅士多啤梨都冇佢咁紅,好似好靚咁,其實係糖衣毒藥!」她說若過量進食含調味劑、色素等食品,會傷害肝、腎臟等。
食物安全中心發言人說,已向該七款食品製造商發出警告信,並要求盡快更改違例的標籤;中心會繼續跟進消委會調查的其餘個案。
本報昨於市面仍購得部份違規食品,惠康超市發言人說,已收到涉及旗下「特惠牌香檸忌廉夾心餅」的警告信,並會於指定的四周內更改所有標籤。百佳超市發言人說,會更改「超值牌檸檬夾心餅」的標籤。

食品包裝「濫竽充數」手法

「濫竽充數」手法:包裝寫「檸檬夾心餅」
實際成份:只含檸檬味調味劑

「濫竽充數」手法:包裝印有藍莓圖案
實際成份:只含藍莓味香油

「濫竽充數」手法:包裝標示「含豐富香橙及葡萄肉」
實際成份:只含濃縮果汁製果醬

「濫竽充數」手法:包裝標示「草莓乳酪飲品」
實際成份:只含草莓濃縮汁

「濫竽充數」手法:包裝標示「香橙/葡萄薄酥」
實際成份:雖含葡萄,但香橙只是濃縮橙汁

資料來源:消委會

七款遭食物安全中心警告水果食品

康元檸檬卜餅亁(200克)

特惠牌香檸忌廉夾心餅(45克)

超值牌檸檬夾心餅(350克)

HellemaFourreOrange(300克)

BissinBlackCurrantWafers(100克)

阿波羅朱古力/雲呢拿/士多啤梨雪糕(Deluxe)

雀巢冰冰香橙

註:多聲稱為水果食品,但只含水果味調味劑
資料來源:消委會

其中四種遭發警告信的食品:超值牌檸檬夾心餅、特惠牌香檸忌廉夾心餅、雀巢冰冰香橙及HellemaFourreOrange。

超值牌檸檬夾心餅只含檸檬油調味劑(紅框示)。

消費者意見

《味道至上》
學生文小姐:「冇㗎咩?我以為點都有少少!不過冇生果成份都會買,好味嘛!」

《支持立法》
學生楊小姐:「如果立咗法,冇生果嘅成份就唔可以有生果張相,一定會清晰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