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嚴控玉米深加工<br>新建擴建項目全線叫停 乙醇股遭殃

內地嚴控玉米深加工
新建擴建項目全線叫停 乙醇股遭殃

中央再加強控制玉米深加工業發展,要求各地停止新建、擴建項目。有分析員指出,目前玉米作為糧食已不足應付需求,加上豬肉價格亦因此上漲,帶動通脹上升,實有必要作出管制。他相信叫停項目主要針對以玉米提煉乙醇及酒精行業。

【本報訊】發改委、農業部及商務部昨日召開生豬生產供應和價格工作座談會,並落實8項措施,以平衡生豬供求及穩定生豬價格。其中一項重點措施,便是針對國內玉米等飼料價格急劇上漲而制訂,主要是嚴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盲目發展和出口,各地要停止新建和擴建玉米深加工項目,並對在建項目進行清理。

玉米食糧已供不應求

星展唯高達中港研究部主管蘇國堅表示,中央政府叫停玉米深加工項目,已不是新事,他相信叫停項目主要針對以玉米提煉乙醇及酒精行業,由於目前玉米作為糧食已不足應付需求,因此以玉米提煉非主糧食品,屬「難以接受」的行為。他認為以生產乙醇及酒精為主的中糧控股(606),所受的打擊將遠高於以玉米提煉其他副食品的大成生化(809)及阜豐(546)等。
自5月中旬,內地生豬價格從每公斤16.53元(人民幣.下同)漲至現時18.57元,短短兩個月已急升12.34%,其中一個原因便是飼料價格持續上漲,大幅提高養殖成本。現時內地玉米平均價格每噸1650元,3個月內增7.1%。因此,發改委叫停新建、擴建玉米深加工項目,料有助調控生豬飼養成本,壓制豬價急升。
大成生化(809)執行董事孔展鵬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發改委叫停的項目,主要針對新建或擴建玉米深加工項目,目前公司上游玉米提煉廠房已落成投產,今年產量將達240萬噸,扣除自用部份後,餘下60萬噸更可供出售。即使拓展下游業務,預期每年產能約30萬噸,該60萬噸產能亦可留為自用,料足夠未來兩年發展,因此對公司不存在負面影響。

提煉產品價格勢扯高

相反,其他廠房停建,玉米提煉產品價格將被扯高,在公司原材料自給自足及成本相對降低之下,對公司反而帶來好處。
和寶國際(039)主席路嘉星則表示,並不擔心發改委限制玉米加工政策,會影響公司新購的銀川和哈爾濱乙醇廠房運作。他解釋,兩廠所生產的乙醇,主要由非糧食製造,例如甜菜和木薯等,每噸生產成本約2000元。不過,哈爾濱初期產出的6萬噸、供釀酒用的乙醇,仍會使用玉米,惟2010年擴產至15萬噸時,則會以其他原材料代替。

內地目前玉米作為糧食已不足應付需求。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