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場過去3年持續上升,為投資者帶來豐厚回報。市旺時,投資者即使直接炒股亦可輕易賺錢;但當股市位高勢危,便應考慮其他平衡風險的投資策略。對沖基金對一般投資者雖然陌生,但根據往績,在不同市況下仍能取得絕對的回報表現。
雖然近年股市暢旺,大部份股票都表現良好,但世間沒有永遠的牛市,大家可記得這個牛市前,股市曾出現陰霾。一直以來,作為資產類別的對沖基金,均為投資者帶來回報,所涉及的風險卻相對較低。
長遠跑贏環球股票
由1989年底開始記錄對沖基金組合表現以來,對沖基金研究公司HFRI基金中的基金指數錄得435.4%回報,按年計為10.1%。同期,環球股票(按MSCI環球指數計)升159.1%,或按年僅升5.6%;亞洲股票的表現更差強人意──過去17年,MSCI亞太指數只有9.4%回報,即每年增長約0.5%。
不過,截至今年5月底止,3年內世界股票指數按年升15.3%、亞洲指數按年升19.1%,對沖基金升幅則較保守,僅升10.3%。從這些數字可清楚看到,整體而言,對沖基金在短期或升市時,表現較其他資產類別雖未見突出,但中長線的回報效益則較明顯。
事實上,對沖基金較為着重投資形式及策略,尋求在不同的市況下,仍能取得絕對的回報表現。
不同市況尋求回報
另一方面,對沖基金可讓投資者選擇持短倉及槓桿式倉,在牛市中獲利之外,在市況轉壞時亦可限制甚至避免損失。例如,00年7月底至03年3月底,全球股票下跌了45.7%,按年虧蝕20.5%;同時的HFRI相對價值指數則升20.7%,或按年升7.3%。截至今年5月底牛市出現的3個年度,其間HFRI相對價值指數亦升了30.5%,按年升8.8%。
ManInvestments香港區銷售部主管李之秀
解畫
根據證監會《持牌基金經理所管理的對沖基金調查報告》,當中有關「對沖基金」的釋義指出,「對沖基金」一詞並無正式定義。就該次調查而言,凡採用另類投資策略、追求絕對回報、除管理費外亦額外徵收業績表現費,及賦予基金經理投資授權,容許他們有更大的彈性去轉換策略的基金,一般均被視為對沖基金。
賣點:保你熊市唔使蝕
對沖基金與一般基金不同的地方,是其回報範圍甚為廣泛,旨在尋求絕對回報。
平衡風險避風港
因此當市場急挫時,對沖基金的相對價值基金經理及方向性基金經理,可從中獲得一定回報,或至少可止蝕。
此外,對沖基金另一特色,是其風險管理及分散風險的能力,可供投資者選擇的產品類別、市場及金融工具等層面甚為廣泛,投資策略亦較靈活。因此一個涵蓋不同資產類別(包括多個對沖基金策略)的多元化投資組合,在牛市期間可以成為平衡投資風險的避風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