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br>海水暖化利細菌 海膽及蠔不能生吃

特稿
海水暖化利細菌 海膽及蠔不能生吃

天文台長警告香港50年內無冬天,港人除要多交一點冷氣費,還要忍受全年被蚊叮之痛,以及細菌迅速滋生影響。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表示,因為海水變暖,而副溶血性弧菌於攝氏18度或以上的海水生長最快,潛伏於生蠔、海膽及蜆等貝類海產的副溶血性弧菌也會迅速生長,屆時生蠔、海膽等海產或不能再生吃。

感染登革熱風險大增

勞永樂又說,如果香港「冬天」氣溫也達攝氏30度,蚊可以全年生長,市民感染登革熱、日本腦炎等經蚊叮傳播疾病風險將大增。他以新加坡為例,當地衞生水準雖然很高,但由於新加坡全年天氣炎熱,有利蚊滋生,故當地每年登革熱個案也超過10,000宗。
有「香港樹木專家」之稱的香港大學地理系講座教授詹志勇指,本地常見的落葉植物如鳳凰木及木棉,於冬天來臨前會落葉以減少水份蒸發。如香港無冬天,可能會搞亂這些植物的生理時鐘,「到12月都唔識得落葉」,最終會危害樹木的生長。
綠色和平氣候及能源項目主任楊凱珊指,天氣越熱,享受慣的港人開冷氣時間必會更長,消耗的能源更多,對環境損害會更大,因此沒有冬天的日子或會提早來臨。她敦促政府加快推行可再生能源計劃,令香港繼續有一年四季不同天氣。
本報記者